小明同學自備器材,主動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規律”,其情形如圖所示,他先把一塊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準備A、B兩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樣的蠟燭,然后把點燃的蠟燭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動蠟燭B的位置,使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
(1)用平面鏡代替玻璃板,上述實驗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進行,因為________
(2)實驗時,取兩根相同的蠟燭,是為了驗證物與像________關系;某同學發現看到蠟燭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將蠟燭B也點燃,用來增加像的亮度.他這樣做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3)如果把蠟燭A向鏡面移動一段距離,又移動蠟燭B去與蠟燭A的像比較,會發現蠟燭A像的大小________(選項“變大”、“變小”或“不變”).
(4)如果在蠟燭A像的位置放一個光屏,光屏上________承接到像(選項“會”或“不會”),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選填“虛”或“實”)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三章 物質的簡單運動 單元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結合生活實際,給下列數據填上合適的單位:一枚壹元硬幣的厚度約為2_____;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為1.4_____;教室冬天的溫度約為10_____;一輛小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的正常速度約100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二章 物質世界的尺度、質量和密度 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醫護人員用體溫計給病人測量體溫時,體溫計中的水銀在測量過程中始終不變的是( )
A. 質量 B. 體積 C. 密度 D. 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機械能和內能12.3、物質的比熱容試卷 題型:單選題
水和干泥土的比熱容之比是5:1,質量之比是1:2,吸收的熱量之比是3:2,則水和干泥土升高的溫度之比是( )
A. 5:3 B. 3:5 C. 15:4 D. 1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機械能和內能12.3、物質的比熱容試卷 題型:單選題
物理學中引入比熱容的概念,是為了比較( )
A. 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吸收的熱量不同
B. 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吸收不同的熱量時,升高的溫度不同
C. 不同質量的相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吸收的熱量不同
D. 不同質量的相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時,升高的溫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三章 光和眼睛單元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是光在空氣和玻璃之間發生折射的光路圖,從圖中可以看出,空氣在界面的_____側(選填“左”或“右”),此過程中還有部分光發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湖北省黃石市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測算不溶于水的新型合金材料密度
(1)小明拿來一個彈簧測力計,如圖a所示在沒有掛重物時,已產生_____N的讀數,應將指針向_____(選填“上或“下”)移動,進行調零
(2)小磊將材料用細絲線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b,大小為_____N.再將材料全部浸入水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c。由此,小磊得出材料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_____N。
(3)若取g=10N/kg,ρ水=1.0×103kg/m3,可以計算出材料的質量m=_____kg.體積V=_____m3(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并由此算出材料的密度ρ=_____kg/m3
(4)小明提出若取g=9.8N/kg會使測量結果更準確,而小磊認為無影響。你認為_____(填小明或小磊)的說法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上 第六章 第3節 測量物質的密度 課時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某同學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量一小石塊的密度,圖甲是調節天平時的情形,圖乙和圖丙分別是測量石塊質量和體積時的情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甲圖中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使橫梁平衡
B. 乙圖中測石塊質量時,天平的讀數是44g
C. 由丙圖量筒的示數測得石塊的體積是20cm3
D. 計算出石塊的密度是2.2×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