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時,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掛在較長杠桿下面的鉤碼緩緩上升。
(1)實驗中,將杠桿拉至圖中虛線位置,測力計的示數F為______N,鉤碼總重G為1.0N,鉤碼上升高度h為0.1m,測力計移動距離s為0.3m,則杠桿的機械效率為______%。
(2)請寫出使用該杠桿做額外功的一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進一步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一位同學用該實驗裝置,先后將鉤碼掛在A.B兩點,測量并計算得到下表所示的兩組數據:
次數 | 鉤碼懸掛點 | 鉤碼總重G/N | 鉤碼移動距離h/m | 拉力 F/N | 測力計移動距離s/m | 機械效率η/% |
1 | A點 | 1.5 | 0.10 | 0.7 | 0.30 | 71.4 |
2 | B點 | 2.0 | 0.15 | 1.2 | 0.30 | 83.3 |
根據表中數據,能否得出“杠桿的機械效率與所掛鉤碼的重有關,鉤碼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結論?答:_________;請簡要說明兩條理由: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于光沿直線傳播現象的是( )
A.
水中的筷子看起來向上彎折
B.
橋在水中的倒影
C.
放大鏡把文字放大
D.
太陽光在樹蔭下形成圓形光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研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小陽進行了如下的實驗:實驗1:讓同一鋼球A分別從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靜止滾下,將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木塊B推動了一段距離,比較木塊B被推動的距離;實驗2:改變鋼球的質量,讓不同質量的鋼球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將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木塊B推動了一段距離,比較木塊B被推動的距離;根據實驗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中通過_________反映物體動能的大小,下列實例中也運用了這種研究問題方法的有_________(請填選項前的字母)(本空2分)
A.認識聲波時,用水波進行類比
B.用擴散現象來表示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C.用海綿下陷的深度來表示壓力產生效果的強弱
D.用光線來形象的表示光路
(2)通過以上實驗獲得的結論可以用來解釋以下的現象:某段道路的交通標志牌如圖示:小型客車最高行駛速度不得超過100km/h;大型客車、載貨汽車最高行駛速度不得超過80km/h。對機動車的最高行駛速度進行限制主要是由于動能的大小跟物體的______有關;而在同樣的道路上,對不同車型設定不一樣的最高行駛速度主要是由于動能的大小跟物體的_____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用相同的滑輪和繩子分別組成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把相同的重物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計繩重及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繩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相同
B.繩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不相等,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同
C.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不相等,拉力對滑輪組所做的功相等
D.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不相等,拉力對滑輪組所做的功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杠桿經過調節,處于水平平衡狀態.如圖所示,在A點懸掛三個鉤碼(每個鉤碼重均為0.5N),要使杠桿水平平衡,需在B點懸掛______個鉤碼;取走懸掛在B點的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在C點豎直向上拉,使杠桿水平平衡,測力計的拉力為______N;如改變測力計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桿仍然水平平衡,測力計的讀數將________(變大/變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物理學要學會科學探究.科學探究的過程是由提出問題、、設計實驗與制訂計劃、、分析與論證及評估交流七個要素組成,對這七個要素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其中交流與合作是貫穿整個過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通常情況下,干燥的木板是_____,但是在潮濕的天氣里,木板也會成為_____。這說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沒有絕對的______,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之間可以發生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