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3.1認識聲現象 練習題 題型:實驗題
為了探究聲音產生的條件,有人建議利用以下幾個實驗現象.
A:放在鐘罩內的鬧鐘正在響鈴,把鐘罩內的空氣抽出一些后,鈴聲明顯減小.
B:使正在發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水面濺起水花.
C:吹笛子時,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D:在吊著的大鐘上固定一枝細小的筆,把鐘敲響后,讓紙在筆尖上迅速滑過,可以在紙上畫出一條來回彎曲的細線.
(1)你認為,能說明聲音產生條件的兩個實驗現象是________
(2)其他現象雖然不能說明聲音產生的條件,但是分別說明了什么問題?
________ 說明________ .
________ 說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4.2光的反射定律 練習試卷 題型:單選題
黃州東湖路上,在傳統的交通標志白線上每隔2米安裝了一個凸起的純玻璃元件,這種元件叫“夜精靈”。晚上只要汽車的燈光一照,司機就能看到附近地上的“夜精靈”亮起來(如圖所示).下面幾種元件的工作原理與夜精靈完全不同的是
A. 高速公路反光標志牌 B. 十字路口的紅綠交通標志燈
C. 自行車的尾燈 D. 環衛工人身上穿的反光馬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3.3 光的色散 知識點與同步訓練 題型:綜合題
光與色彩
美麗的彩虹曾引發人們無數遐想,彩虹是怎樣形成的呢?有時我們又會在天空中看到兩道排列相反的彩虹,它們又蘊含著怎樣的奧秘呢?生活中物體的顏色是五彩繽紛的,物體的顏色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請你有機會去中國科技館“探索與發現”主題展廳——“光影之絢”展區參觀一下,和同學們一起來了解光與色彩的神奇。
材料一:白光通過三棱鏡后,牛頓在墻上看到了一個彩色光帶,顏色的排列是紅、橙、黃、綠、藍、靛、紫,如圖所示。真的是這樣么?我們通過一個實驗來驗證一下。而這個排列又“恰巧”與彩虹的顏色排列是一致的,這其中又蘊含怎樣的聯系呢?
實驗表明: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當白光通過三棱鏡時,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紅光偏折程度最小,經過棱鏡后各種顏色的光就會分開,這種白光分解成各種顏色光的現象稱為光的色散,把這個顏色的排列稱為光譜。
材料二:彩虹是因為陽光射到空中接近圓形的小水滴,由于折射及反射而成,如圖甲所示。陽光進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離開水滴時再折射一次。因為水對光有色散的作用,不同顏色的光的偏折程度有所不同,紫光的偏折程度比紅光大。由于光在水滴內被反射,所以觀察者看過去是紅光在最上方,其他顏色在下。
有時,我們會見到兩條彩虹同時出現,在平常的彩虹外邊出現同心但較暗的副虹 ( 又稱霓 )。霓和虹都是陽光被小水珠折射和反射所形成的彩虹現象。當陽光經過水滴時,它會被折射、反射后再折射出來。在水滴內經過一次反射的光線,便形成我們常見的彩虹(主虹)。若光線在水滴內進行了兩次反射,便會產生第二道彩虹(霓),如圖乙所示。由于霓比虹反射多一次,光線的強度較弱,所以并不常見。另外,因為霓和虹反射路徑不同,所以我們看到霓的七色剛巧與虹的七色是上下相反的。
材料三:秋天,成千上萬的游客來到香山欣賞樹葉顏色的變化。顏色對樹葉來說非常重要,對每個人也非常重要。無論你是挑選新衣服、挑選新車、在森林中走在一條景色優美的小徑上,還是等紅綠燈,顏色都很重要。顏色會為你的實驗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物體可以分為透明物體和不透明物體,通過實驗來看物體的顏色是怎樣形成的。
實驗表明:透明物體的顏色,只有相同顏色通過,照射出來的顏色和濾色片顏色相同。而不透明物體的顏色,則是與其反射顏色相同。
材料四:在光譜分析中,由于每種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譜線,因此可以根據光譜來鑒別物質和確定它的化學組成。19 世紀初,在研究太陽光譜時,發現它的連續光譜中有許多暗線,如圖所示。最初不知道這些暗線是怎樣形成的,后來人們了解了吸收光譜的成因,才知道這是太陽內部發出的強光經過溫度比較低的太陽大氣層時產生的吸收光譜。仔細分析這些暗線,把它跟各種原子的特征譜線對照,人們就知道了太陽大氣層中含有氫、氦、氮、碳、氧、鐵、鎂、硅、鈣、鈉等幾十種元素。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色散現象說明各種顏色的光通過三棱鏡時偏折程度_________。
(2)霓和虹都是陽光被小水珠反射和_________所形成的彩虹現象。
(3)如果在舞臺上,綠光照射到身穿白上衣、紅裙子的舞者身上,會看到舞者似乎穿的是綠色上衣和_________色裙子。
(4)在光譜分析中,由于每種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譜線,因此可以根據光譜來鑒別物質和確定它的_________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3.2 光的直線傳播 知識點與同步訓練試卷 題型:實驗題
小陽與幾位同學在做手影游戲時,發現手影的大小經常在改變。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與光源到物體的距離有關。于是他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保持橡皮到墻壁之間的距離不變,把手電筒打開后放在距離橡皮不同的位置,分別測量在墻壁上所形成的影子的長度。記錄實驗數據如下表。
(1)分析數據后,小陽發現:若保持其他因素不變,當手電筒由近處逐漸遠離橡皮時,影子的長度隨之____________。
(2)為了進一步發現其中的規律,小陽根據資料以手電筒到橡皮的距離L為橫坐標、影子的長度H為縱坐標,繪制了影子的長度H隨手電筒到橡皮的距離L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像可知,當手電筒到橡皮的距離L=17.5 cm,影子的長度H大約是_________cm。
(3)小陽觀察圖像的變化趨勢發現:當手電筒距離橡皮較遠時,影子的長度變小的越_____(選填:“快”或“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3.1 光的認識 知識點與同步訓練 題型:填空題
雷達是現代戰爭中重要的軍事設備.若雷達向飛機發射的微波從發出到接收返回信號所用時間為52μs(1μs=10-6s),微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____,則此時飛機與雷達的距離為____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廣西桂平市2018年春季期物理單元測試(十機械與人、十一小粒子與大宇宙) 題型:填空題
學校國旗桿的頂部通常安有一個__________滑輪,其目的是改變力的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 6.4 燈泡的功率 練習題 題型:實驗題
在“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小紅同學所用電源電壓不變,小燈標有“2.5V”字樣.她正確連接電路,實驗步驟正確,閉合電鍵時,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分別為1.3伏和0.16安.然后她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動到中點位置時,發現小燈正常發光.接著她將滑片移動到另一端,發現小燈閃亮一下熄滅了,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________ 安,而電壓表的示數如圖(a)所示.于是她更換電壓表量程,發現電壓表的示數如圖(b)所示,則電源電壓為_________伏,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________ 歐,小燈的額定功率為________ 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