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舉重是我國的優勢體育項目.一位身高180 cm的運動員和一位身高160 cm的運動員,在挺舉項目中用相同時間把同樣重的杠鈴舉起,如果他們對杠鈴所做的功分別為W1和W2,功率分別為P1和P2,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
[ ] |
A. |
W1=W2 P1=P2
|
B. |
W1>W2 P1>P2
|
C. |
W1>W2 P1=P2
|
D. |
W1<W2 P1<P2
|
|
|
答案:B
解析:
|
舉重時,身高較高的舉重運動員將杠鈴舉的高度大,在杠鈴重和舉起所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根據W=F s=Gh及P=W/t可知,身高較高的舉重運動員對杠鈴做的功多,功率大,所以正確的選項是B.
|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新課標(2012) 八年級下
題型:
|
|
甲同學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一個蘋果的重力,示數如圖所示,再將這個蘋果放入水中,靜止時蘋果浮在水面上,此時蘋果受到的浮力為________N.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新課標(2012) 八年級下
題型:
|
|
(情境題)一只皮球從高處落下,碰到地面后發生形變,形變消失后又反跳起來,現在來考查下列四個階段,哪些階段中皮球的動能轉化為勢能
|
A. |
從高處下落到剛碰到地面
|
B. |
從碰到地面到皮球形變最大
|
C. |
從皮球形變最大到皮球剛剛離開地面
|
D. |
從剛離開地面到升至最高處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新課標(2012) 八年級下
題型:
|
|
為了研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教材中設計了“小鋼球撞木塊”的實驗(如圖所示),讓靜止的小鋼球從斜面某一高度由靜止滾下,觀察木塊被推動的距離,關于該實驗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 |
A. |
該實驗的設計思路是采用轉換法,用木塊移動的距離來表示小鋼球動能的大小
|
B. |
該實驗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變量法,如分別控制小球滾下的高度、小球的質量等
|
C. |
在實驗器材的選擇時,可以不考慮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塊的質量和軟硬等因素
|
D. |
實驗過程中,讓同一小球從不同高度滾下,目的是為了讓小球獲得不同的運動速度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新課標(2012) 八年級下
題型:
|
|
2012年5月8日,張麗莉老師和學生走出校門時,一輛失控的客車突然沖向他們,張老師奮力將學生推向一旁而自己的雙腿卻被壓在車輪下,造成了雙腿殘疾.這一事跡感動著每一個中國人,張老師因此被譽為“最美女教師”.對上述有關情境的分析,錯誤的是
|
[ ] |
A. |
沖向學生的客車具有較大的動能
|
B. |
“客車沖向學生”——以客車為參照物
|
C. |
被壓在車輪下的雙腿受到很大的壓力
|
D. |
學生被推出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新課標(2012) 八年級下
題型:
|
|
體積相同的鐵球和木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若鐵球靜止,木球以一定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

|
[ ] |
A. |
鐵球和木球勢能相同
|
B. |
木球的動能比鐵球大
|
C. |
木球的機械能一定大于鐵球的機械能
|
D. |
木球的機械能一定小于鐵球的機械能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新課標(2012) 八年級下
題型:
|
|
小明利用裝有細沙的盒子、小桌、砝碼、木塊等器材,探究“重力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其過程如圖所示.

(1)小明通過觀察什么來判斷重力勢能的大小?
(2)分析比較甲、乙兩圖中的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
(3)圖乙和圖丙探究的問題是什么?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新課標(2012) 八年級下
題型:
|
|
(易混題)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多次改變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為了
|
[ ] |
A. |
減小摩擦
|
B. |
使每組數據更準確
|
C. |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以減小誤差
|
D. |
獲取多組實驗數據歸納出物理規律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新課標(2012) 八年級下
題型:
|
|
下列測量工具沒有利用杠桿原理的是
|
[ ] |
A. |

|
B. |

|
C. |

|
D.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