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圖中的裝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質量相同,燒杯內的液體質量和初溫也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比較不同液體的比熱容,可以選擇甲、丙兩圖 B. 比較不同液體的比熱容,可以選擇乙、丙兩圖
C. 比較不同燃料的熱值,可以選擇甲、丙兩圖 D. 比較不同燃料的熱值,可以選擇乙、丙兩圖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用煤爐給l0kg的水加熱,同時他們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加熱過程中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線.若在6min內完全燃燒了2kg的煤,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煤的熱值約為3×107J/kg.求:
(1)煤完全燃燒產生的熱量;
(2)經過6min時間加熱,水所吸收的熱量;
(3)煤爐燒水時的熱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標有"2V1W”字樣的小燈泡和標有“20n 1A”字樣的滑動變阻器,連接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已知電源電壓為6V,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電壓表的量程為“0—3V”.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電流表、電壓表示數的變化范圍是
A. 0.25A—0.5A 1V—2V
B. 0.25A”0.6A 1V—2V
C. 0.3A”0.5A lV—1.5V
D. 0.25A”0.5A 1.5V-2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小偉同學參觀展覽會時,在一個小展室里看見一個女導購員在介紹商品,小偉試著與她握手,卻發現是一個虛擬導購,可望而不可及。 后來他發現這個女導購員只是在一個玻璃屏風后電視機屏幕上經過處理的一個倒立的像而已。這個玻璃屏風是________鏡,這個虛擬導購是通過屏風所成的________填“虛”或“實”)像,電視機屏幕到玻璃屏風的距離應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所示,甲、乙分別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
⑴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用______________作為平面鏡,實驗時為確定虛像位置,需移動未點燃的蠟燭B,直到它看上去______________,此過程中人眼的觀察位置應該是_____ (選填序號:①直接觀察玻璃板后蠟燭B;②在玻璃板前蠟燭A這一側不同的位置;③直接觀察光屏。下同。);在判斷平面鏡中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時,移走蠟燭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觀察位置應該是_________。
⑵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點可制成 ________(選填“放大鏡”、“照相機”或“投影儀”);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將蠟燭從遠處逐漸向凸透鏡的焦點靠近時,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燭焰的像,光屏應向_______ (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所成像的大小將__________(填“變大”、 “變小”或“不變”)。如果此時給透鏡的左側“戴上”近視眼鏡,則光屏應向 ___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A、B兩種燃料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Q與其質量m的關系圖,從圖中可看出A燃料的熱值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燃料的熱值,在標準大氣壓下,若一定質量的B燃料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為4.9×106 J,其中有60%的熱量被質量為10kg、初始溫度為38℃的水吸收,c水=4.2×103J/(kg℃),則水的溫度將升高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要探究聲音的響度和振幅是否有關。
實驗器材:音叉,橡皮槌,鐵架臺,硬泡沫塑料小球,細線等。
操作步驟:
(1)用細線拴住硬泡沫塑料小球,懸掛在鐵架臺上;
(2)用橡皮槌輕輕敲擊音叉使它振動后,可以聽到較 的聲音,讓音叉一臂的外側靠近并接觸小球(如圖),可以看到小球被音叉彈開一個較小的角度;
(3)以橡皮槌用力敲擊音叉,可以聽到較 的聲音,且讓音叉一臂的外側接觸小球,可看到小球被音叉彈開一個較大的角度。
結論: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 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實驗中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________;該實驗需要的測量工具是________;
小文具體的操作步驟是:將一塊薄玻璃板豎直立在鋪有白紙的水平桌面上;取兩支相同的蠟燭
和蠟燭
,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
,并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
,使它與蠟燭
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筆在白紙上標記出蠟燭
和蠟燭
的位置;多次改變蠟燭
到玻璃板的距離,重復前面的步驟;用刻度尺分別測量每次蠟燭
和蠟燭
到玻璃板的距離.
實驗中與
的像完全重合說明:________;
實驗中多次改變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是為了:________;
實驗操作中,小文的同組同學從玻璃板中看到小文的手多次接觸燭焰,小文卻泰然自若,沒感到疼痛,請你幫助小文的同組同學解釋這個困惑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在乘公交車時發現車后門兩個扶桿上均裝有一個有色按鈕(相當于開關).當乘客按下任一按鈕,駕駛臺上的指示燈亮,感興趣的他設計了甲、乙兩個電路;觀看舉重比賽時,他發現比賽中有三名裁判,主裁判一名,副裁判兩名,只有當主裁判和至少一名副裁判都按下自己按鈕時,指示杠鈴被成功舉起的燈泡才亮,他又設計了丙、丁兩個電路.小明設計的電路中符合上述實際情況的是
A. 甲和丙 B. 甲和丁 C. 乙和丙 D. 乙和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