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值不同的兩個電阻的電流強度隨電壓變化的I—U圖線如圖3所示.從圖中得出的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
A.R1>R2;
B.Rl、R2串聯后的總電阻的I—U圖線在區域Ⅱ;
C.R1、R2并聯后的總電阻的I—U圖線在區域Ⅲ;
D.Rl、R2并聯后的總電阻的I—U圖線在區域I.
由歐姆定律可知,電流強度隨電壓變化的I—U圖線斜率的倒數表示電阻,斜率越大,其電阻越小,所以電阻R1<R2;,選項A錯誤;Rl、R2串聯后的總電阻一定大于R2, Rl、R2串聯后的總電阻的I—U圖線在區域III,選項B錯誤;Rl、R2并聯后的總電阻一定小于Rl, Rl、R2并聯后的總電阻的I—U圖線在區域I.,選項C錯誤D正確。
【答案】D
【名師點評】表示電阻伏安特性曲線的圖象有兩種,一種是電流強度隨電壓變化的I—U圖線,其圖線上一點的橫縱坐標的比值表示電阻;一種是電壓隨電流強度變化的U—I圖線,其圖線上一點的縱橫坐標的比值表示電阻。對于圖線為直線的,也可按照圖線斜率判斷電阻大小。I—U圖線,其斜率的倒數表示電阻,斜率越大,其電阻越小;U—I圖線,其斜率的表示電阻,斜率越大,其電阻越大。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寒冬時節的早晨,汽車司機上車后常發現在前風擋車窗上出現白色的“哈氣”,于是他打開暖風, 很快就能除掉“哈氣”; 夏天,在下大雨后, 風擋車窗上也出現“哈氣”影響安全駕駛, 于是司機打開空調制冷, 很快“哈氣”也被除掉。為什么同樣的現象, 司機采取不同的方法卻收到了相同的效果?請你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加以解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紅準備在旅游時估算登山纜車的機械效率。她從地圖上查到,纜車的起點和終點的海拔高度分別為230米和840米,兩地的水平距離為1200米。一只纜車運載15個人上山的同時,有另一只同樣的纜車與它共用同一個滑輪組,運載8個人下山。每個人的體重大約是60千克。從銘牌看到,纜車的自重(質量)為600千克。小紅還用直尺粗測了鋼纜的直徑,約為2.5厘米。拖動鋼纜的電動機銘牌上標明,它的額定功率為45千瓦。管理人負說,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電動機的實際功率為額定功率的60%。實際測得纜車完成一次運輸所用的時間為7分鐘。請你幫助小紅估算纜車的機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同學用電源、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和若干導線,測定電阻RX的阻值,所有元件均完好,電流表有0—0.6A和0—3A兩檔,電壓表有0—3V和0—15V兩檔,電源電壓為3.0V且不變,滑動變阻器標有“10Ω,2A”字樣,電路連接正確。閉合開關,該同學在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的過程中,發現電流表示數變化范圍在0.21A~0.58A之間,當滑片移動到某個位置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指針恰好同時指向刻度盤的正中央,請在下表中補上實驗數據表格的有關欄目,根據該同學的實驗器材及觀察到的現象,將有關數據填入表格內,并算出RX的阻值。(計算電阻時,精確到0.1Ω)(9分)
實驗序號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處固定著一個用來測定聲音響度的儀器,先后測得兩個發聲體傳來的聲音的分貝數分別為62和45。由此,能否判定第一個發聲體的振幅一定比第二個發聲體的振幅大?答: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說明你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