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紅墨水滴入一杯冷水里,不攪動,經過一段時間后,水全變紅了,這是 現象,它說明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 ,同時也表明分子間有 .如果紅墨水滴入一杯熱水中,水很快就變紅了,這又說明了 .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初三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連入電路中的電阻R1、R2、R3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分別為I1、I2、I3,且I1>I2>I3,則此部分電路中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 )
A.I1 B.I2 C.I3 D.I1+I2+I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葫蘆島海濱九年制學校初二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情景:豎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張白紙,再準備A、B兩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樣的蠟燭,然后把點燃的蠟燭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
(1)該實驗選擇兩個相同的蠟燭A和B,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 關系.
(2)該實驗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鏡,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 ,從而確定 ,此時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鏡 (選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3)將蠟燭B在玻璃板后的紙面上來回移動,發現無法讓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如圖甲).你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
(4)解決以上問題后,蠟燭B與蠟燭A的像能夠完全重合,此時若將蠟燭A靠近玻璃板時,則像將 (選填“靠近”或“遠離”)玻璃板移動,像的大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實驗中,當蠟燭B與蠟燭A的像能夠完全重合時,撤去蠟燭B并在原蠟燭B的位置放一與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則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顯示蠟燭A的像,說明物體通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像.
(6)圖乙是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經過三次實驗后,在白紙上記錄的像與物對應點的位置.他們接著就連接像與物的對應點,判斷連線與鏡面是否 ,再分別測量 的距離,判斷像與物是否關于平面鏡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無錫宜興市丁蜀學區初二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下列情況中不屬于噪聲的是( )
A.上課了,學校附近的歌舞廳播放出十分響亮的優美動聽的音樂
B.公園里播放著優雅的琴聲,伴隨著老人的晨練,令人心曠神怡
C.看電影時,幾名同學在一起旁若無人地高聲談笑
D.公路上機動車輛的鳴叫聲,發動機的排氣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重慶市初三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實驗或事例,屬于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是( )
A.
由滑梯上滑下,臀部會有灼熱感
B.
搓手取暖
C.
鉆木取火
D.
水蒸氣將軟木塞沖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初三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某學習小組同學想研究酒精燈燒水時的熱效率.他們用酒精燈給100g的水加熱,經過一段時間測得水溫升高了60℃、消耗了4.2g酒精.已知: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酒精的熱值為3×107J/kg.求:
(1)此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
(2)4.2g酒精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
(3)酒精燈燒水時的熱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遼寧省丹東市東港市初三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在干燥的天氣里,用塑料梳子梳頭發,頭發會隨梳子飄起來,這是因為梳子和頭發帶 (選填“同”或“異”) 種電荷的緣故,這種用塑料梳子梳頭發使梳子和頭發帶電的現象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蘇南通如皋實驗中學、如皋初中聯考初三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小明為研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設計了如圖實驗,讓小球靜止從斜面上滾下后與固定在右端的彈簧碰撞,斜面底端和平面平滑相接,請結合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通過 反映小球動能的大小;
(2)實驗中讓同一小球從斜面上不同高度滾下,當高度 (“越大”、“越小”)時,觀察到彈簧被壓縮得越短,說明小球動能大小與 有關;
(3)為了研究動能大小是否和物體質量有關,應該讓不同質量的小球從斜面上相同的高度滾下,這樣做的目的是 ;
(4)實驗中小明發現小球壓縮彈簧后被彈簧彈回到斜面上,為了研究小球被彈回到斜面上的高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小明分別將玻璃板、木板和毛巾鋪在接觸面(含斜面和平面)上,進行實驗,而保證小球質量和高度 (“相同”或“不同”).發現當小球在玻璃表面滾動時被彈回的高度最大,在毛巾表面滾動時被彈回的高度最小,因此小明認為小球被彈回的高度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
(5)小明在(4)實驗所得結論基礎上進行推理,接觸面越光滑小球被彈回的越高,如果接觸面光滑到沒有摩擦,那么小球將
A.沿著斜面勻速直線運動
B.不能上升到初始高度,最終靜止在平面上
C.上升到初始高度后靜止
D.能上升到初始高度,并在斜面和彈簧之間往復運動
(6)小明在(5)中用到一種科學方法,下面哪個定律或原理的得出用到了這種種方法
A.阿基米德原理 B.杠桿原理
C.牛頓第一定律 D.歐姆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初二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作圖題
圖所示,光線A、B為光源S發出的兩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請在圖中作出平面鏡并完成光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