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對生活中一些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A. 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熱包子不會太燙,是因為水會汽化放熱
B. 用冰袋給高熱病人降溫,是因為冰熔化吸熱
C. 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銀溫度計測量氣溫,是因為水銀的凝固點較低
D. 舞臺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霧,是因為干冰易升華成水蒸氣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平底茶壺的質量是400g,底面積是40cm2 , 內盛0.6kg的開水,放置在面積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試求:
(1)水對茶壺底部的壓力;
(2)茶壺對桌面的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兩個阻值不同的定值電阻R1、R2,它們的電流隨電壓變化的I-U圖線,如圖所示,如果R1、R2串聯后的總電阻為R串,并聯后的總電阻為R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R1>R2 B. R并在Ⅲ區域 C. R串在Ⅱ區域 D. R串在Ⅰ區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所示是足球運動中“頭球攻門”的情景,頂球時運動員給球施力的同時頭也會感到痛,說明;如圖(b)所示射箭時用力將弓拉彎,說明;如圖(c)所示用大小、方向均相同的力推門,推力作用在A點比作用在B點容易把門推開,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通過學習,同學們知道了液體壓強的特點,在此基礎上,老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有兩只杯子,分別盛有清水和鹽水,但沒有標簽,你能否用壓強計將它們區別開?
(1)當壓強計的金屬盒在空氣中時,U形管兩邊的液面應當相平,而小明同學卻觀察到如圖甲所示的情景,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U形管左側管液面上方的氣壓(大于、等于、小于)大氣壓;調節的方法是
A.將此時右邊支管中高出的液體倒出
B.取下軟管重新安裝
(2)小明再做如圖乙所示的檢查.當用手指按壓(不論輕壓還是重壓)橡皮膜時,發現U形管兩邊液柱的高度幾乎不變化.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3)壓強計調節正常后,小明將金屬盒先后浸入到兩杯液體中,如圖丙和丁所示.他發現圖丁中U形管兩邊的液柱高度差較大,于是認為圖丁的杯子中盛的是鹽水.
①你認為,小明的結論是(可靠的、不可靠的).
②要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4分)鋼鐵工業是國家工業的基礎。
(1)工業上若采用的鐵礦石的主要成分為氧化鐵,則煉鐵的主要反應原理為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所用的設備為 ,生鐵出口低于爐渣出口的原因是 。
(2)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中模擬煉鐵化學原理的實驗,對固體產物成分等進行探究。
【設計實驗】用一氧化碳還原純凈的氧化鐵粉末,實驗裝置如圖。
【進行實驗】該小組按上述實驗設計進行實驗,實驗時應先 (填“通入一氧化碳”或“點燃酒精燈”),目的是: 。
測得下列數據:
①反應前玻璃管和內盛氧化鐵粉末的總質量66.0g(玻璃管的質量60.0g);
②反應后玻璃管和內盛黑色固體的總質量65.8g(冷卻到室溫稱量)。
【分析與討論】 本實驗中,玻璃管內固體粉末由紅色全部變為黑色。小明同學認為該黑色固體全部是鐵,但小華同學提出了質疑,于是大家提出查閱資料。
【查閱資料】
①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固體產物的成分與反應溫度、反應時間等因素有關。
②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過程中固體產物可能有四氧化三鐵、氧化亞鐵、鐵。
③
物質 | 四氧化三鐵 | 氧化亞鐵 | 氧化鐵 | 鐵粉 |
顏色 | 黑色 | 黑色 | 紅色 | 黑色 |
能否被磁鐵吸引 | 能 | 不能 | 不能 | 能 |
【實驗與猜想】
①該小組同學將反應后的黑色固體研磨后,再用磁鐵吸引,發現黑色固體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則該黑色固體粉末中不可能含有 和 。
②進行猜想:黑色固體粉末可能 a.全部為鐵 b. c.
【得出結論】 通過實驗中獲得的數據進行計算,得出黑色固體粉末為 。
【反思與評價】
①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中,若要得到鐵可適當提高溫度和 。
②實驗裝置圖中采用虛線框內的裝置,其作用有 和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