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波家族有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等,在真空中傳播時,它們的 相同(選填“頻率”、“波長”或“波速”);核電站是通過核 (選填“裂變”、“聚變”)獲取核能來發電的;能源利用的實質是能量的轉化或轉移,在此過程中能的總量是 的.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屆江蘇省東臺市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檢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小明看到運動員拉弓射箭時,弓拉得越彎,箭射得越遠.小明猜想:彈性勢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彈性形變大小有關.
(1)為驗證其猜想是否正確,他設計了如下實驗(彈簧被壓縮后未超過其彈性限度);如圖所示,將同一個彈簧壓縮 (選填“相同”或“不同”)的長度,將小球置于彈簧的右端,松開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塊上,分析比較木塊 ,從而比較彈性勢能的大小.
(2)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本實驗將 (選填“能”或“不能”)達到探究目的.
(3)小明根據實驗現象認為:小球推動木塊移動一段距離后都要停下來,所以彈簧、小球和木塊所具有的機械能最終都消滅了.你認為小明的觀點是 的(選填“正確”或“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九年級中考第一次模擬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圖甲為某物質的凝固圖像.
(1)根據圖像可知該物質為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它從第 min開始凝固,第25min時該物質處于 態.
(2)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則試管內冰的質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們想“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實驗室有:干電池若干(含電池盒),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定值電阻、開關各一個,導線若干。
(1)為了達到實驗目的,要控制 相同, 需多次改變 。
(2)圖甲是某組同學尚未完成連接的實物電路,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兩根導線完成連接(連線不交叉).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動,電壓表示數變大.
(3)連好電路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示數較大、電壓表示數為零,則電路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A.電壓表的量程選大了
B.電阻R0發生了短路
C.滑動變阻器發生了斷路
D.滑動變阻器發生了短路
(4)他們排除故障后繼續實驗,測得多組數據記錄在下表中,請根據數據,在方格紙(圖乙)中建立有關坐標軸、制定標度,并把表中數據在坐標中描點后繪制出電流、電壓關系圖線。
實驗次數 | 1 | 2 | 3 | 4 | 5 |
電壓表示數/V | 1.0 | 1.5 | 2.0 | 2.5 | 3.0 |
電流表示數/A | 0.12 | 0.18 | 0.24 | 0.30 | 0.36 |
(5)本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6)另一組同學在進行實驗時,發現滑動變阻器已損壞,他們在不添加其他器材的情況下,通過改變 ,也完成了該探究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圖甲為一磁懸浮地球儀.它能大致模擬地磁場的分布特點,給人以奇特新穎的感覺.球體中有一個磁鐵,環形底座內有一金屬線圈,其電路原理圖如圖乙.
(1)地球儀工作時,球體懸浮于空中,此時球體所受的磁力與 平衡,停止工作時,球體對底座 (選填“有”和“無”)力的作用。
(2)圖乙是底座中線圈放大圖,A端應連接電源的 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一輛電動玩具車,玩具車內部電路是由電源、開關、電動機、指示燈各一個組成的。開關閉合,電動機和指示燈同時工作,開關斷開,電動機和指示燈同時不工作。為了探究玩具車內部電動機與指示燈的連接方式,他將這輛玩具車的電池取下,保持開關閉合.轉動車輪,車上的指示燈能夠發光。則玩具車內電動機與指示燈的連接方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天宮一號”中的宇航員在太空和家人通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宇航員的聲音是靠超聲波傳回地球的
B.宇航員的聲音大約以340m/s的速度傳回地球
C.家人能根據音色辨別出宇航員的聲音
D.家人聽到宇航員的聲音很大是因為他的音調很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屆北京市九年級9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自然界經常出現物體帶電的情況,你知道有幾種方法可以使物體帶電嗎?使物體帶電有這么幾種方法:
一、摩擦起電:實驗室經常用玻璃棒與絲綢、橡膠棒與毛皮相互摩擦起電。其實。日常用的塑料梳子、筆桿、塑料尺子與頭發或腈綸針織物也極易起電。摩擦起電的原因是不同物質的原子束縛電子的能力不同,在摩擦過程中,電子發生了轉移而使相互摩擦的二物體帶上了等量的異種電荷。
根據不同物質的原子核對電子束縛本領的大小不同,科學家通過實驗的方法得出了起電順序表:兔毛--玻璃--羊毛--絲綢--鋁--木--硬橡膠--硫磺--人造絲.....順序表中任意兩種物質相互摩擦時,排在前面的物質帶正電,排在后面的物質帶負電;兩物質順序相隔越多,起電的效果就越好。
二、接觸起電:將一帶電體與一不帶電的物體接觸時,就會有一部分電子或從帶電體跑到不帶電體上,或從不帶電體跑到帶電體上,使原來不帶電體上帶上了與帶電體相同的電荷。
三、感應起電:將一帶電體A靠近與大地絕緣的導體B的左端時,由于電荷間的相互作用,B的左端聚集了與A相反的電荷,右端聚集與A相同的電荷。如圖所示,這就是感應起電。
(1)摩擦起電的原因是不同物質的原子束縛電子的能力不同,其實質是 發生了轉移。
(2)若用兔毛與木條相互摩擦而帶電,兔毛帶 電。
(3)用塑料梳子梳頭發時,越梳頭發越蓬松,這是上述三種帶電方法中的 。
(4)自然界中只存在兩種電荷,分別叫正電荷和負電荷,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是: 同種電荷相互 ,異種電荷相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湖南邵陽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學校物理興趣小組做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實驗裝置如圖:
(1)小于同學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A在水平桌面上勻速向右運動,如圖甲.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0.6N,則木塊A與水平桌面之間的滑動摩擦力是 N.
(2)小芳同學把兩個完全相同的木塊A和B疊放在一起,再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它們在水平桌面上勻速向右運動,如圖乙.比較圖乙與圖甲,可以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有關.
(3)實驗過程中,小金同學突發奇想,將兩個完全相同的木塊A和B固定在一起,再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它們在水平桌面上勻速向右運動,如圖丙.比較圖丙和圖乙,發現它們的彈簧測力計示數相等,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的大小無關.則圖丙的彈簧測力計示數是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