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為了研究分子動理論的知識,進行了兩個實驗,圖1實驗是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實驗現象,直觀地說明了 ;圖2是實驗,a是一個鐵絲圈,中間較松弛的系著一根棉線,b圖中是浸過肥皂水的鐵絲網,圖c表示用手指輕碰一下棉線的左邊,圖d表示棉線左邊的肥皂膜破了,棉線被拉向右邊,這個實驗說明了 .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水平桌面上的鉤碼所受的重力.彈簧測力計從圖示位置開始向上緩慢提升,其示數F 與上升的高度h之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試解答下列問題.
(1)鉤碼所受的重力為 N.
(2)當h=4cm 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 N,桌面對鉤碼的支持力是 N.
(3)從開始提升到h=16cm,彈簧測力計對鉤碼所做的功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宜春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小麗同學為了探究物體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變化情況,如圖1:將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個圓柱體金屬體,當金屬體慢慢浸入水中時(水足夠深),在圓柱體接觸到容器底前,分別記下圓柱體下表面的深度h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實驗數據如下表:
次數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h/cm | 0 | 2 | 3 | 6 | 8 | 10 | 12 | 14 |
F/N | 6.75 | 6.25 | 5.75 | 5.25 | 4.75 | 4.25 | 4.25 | 4.25 |
(1)分析實驗數據,可得物體重 N,第四次實驗時,物體受到的浮力為 N.
(2)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數據,說明: .
(3)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8列數據,說明: .
(4)能正確反應浮力和圓柱體下表面到水面距離h關系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宜春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小明自制了一支密度計,將其分別放入盛有液體密度為ρ甲和ρ乙,甲、乙兩個容器中,靜止時,如圖所示,從觀察到的現象可以判斷:ρ甲 ρ乙;若該密度計排開液體的質量分別為m甲、m乙,則m甲 m乙 (該題兩空均選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南昌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小明為了研究分子動理論的知識,進行了幾個實驗:
(1)甲、乙兩個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質量相等、溫度不同的純凈水,其中一杯是80℃的熱水,另一杯是10℃的冷水,它們都靜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時向兩個水杯中滴入一滴墨水,過幾分鐘后觀察到如圖1所示的現象.
①甲、乙兩個水杯中,盛有熱水的是 ;
②該實驗說明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與 有關.
(2)如圖2所示,將兩個底面干凈、平整的鉛塊緊壓在一起,兩個鉛塊就會結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個較重的物體也不會將它們拉開,這一現象表明 .
(3)將光滑金片和鉛片緊壓在一起,5年后,發現“金中有鉛,鉛中有金”,這一現象說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南昌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重10N的物體(不吸水,不溶于水)輕放入盛有500g水的大燒杯中,物體所受浮力可能是( )
A.2N B.5N C.10N D.1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南昌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選項中不能用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釋的是( )
A.正在升空的“飛機”
B.地面刮起的“龍卷風”
C.地鐵站臺上的黃色“停止線”
D.在水面上疾速前行的“皮劃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要塞片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的“押加”是我國少數民族體育項目之一,又稱為“大象拔河”.比賽中,甲、乙雙方通過腿、腰、肩和頸用力拖動布帶互拉,以決勝負.在僵持狀態下,甲對布帶的拉力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對布帶的拉力;參賽隊員為了獲勝,在鞋底上纏繞幾圈繩子,目的是為了 (選填“增大”或“減小”)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龍巖武平城郊中學九年級上第三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的實例中,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
熱鍋暖手
B.
搓手取暖
C.
下滑時臀部發熱
D.
鉆木取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