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甲所示,是小聰在“探究固體的熔化規(guī)律”實驗中組裝的實驗裝置。下表為他記錄的實驗數據,請根據裝置圖和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時間/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溫度/℃ | -3 | 0 | 0 | 0 | 0 | 1.5 | 3 |
(1)實驗時,將固體粉末放入大試管中,然后用“水浴法”加熱,并配備攪拌棒攪拌,其目的是使試管內的物體 。
(2)實驗中,應始終注意觀察試管中受熱物體的溫度和 變化,并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剛開始加熱時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被加熱固體的初溫是 。
(3)實驗過程中曉聰他們發(fā)現,加熱到第2分鐘,固體開始熔化,到第5 分鐘全部熔化。分析實驗數據可知,這種物質熔化時的特點是 ,由此可以判斷該物質屬于 。
(4)小聰從數據中還發(fā)現:該物質在開始2min比最后2min升溫快,這是由于這種物質在固態(tài)時的吸熱能力比液態(tài)時的吸熱能力 (選填“強”或“弱”)造成的。
(5)小亮組的同學們實驗時,是將裝有上述固體粉末的燒杯直接放置在空氣中,不用酒精燈加熱,針對他們的探究過程,請說出你的看法: 。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三明市九年上16周練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小明在使用如圖家中的電爐時發(fā)現,電熱絲熱得發(fā)紅而跟它相連的導線卻不怎么熱,這是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上海市崇明縣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汽車已走入我們的家庭,而發(fā)動機是汽車的核心部件,發(fā)動機的質量決定了整車的性能與品質,現代汽車主要分汽油與柴油兩類發(fā)動機,以汽油發(fā)動機為例,其提供動力的是內燃機的氣缸。某臺以汽油為燃料的汽車,發(fā)動機內有四個氣缸,其相關數據如下表所示:
1min內完成工作循環(huán) | 2600次 | 93﹟汽油 | 氣缸內汽油和空氣的混合密度 | 1.35kg/m3 |
排氣量 | 1.8L | 熱值 | 4.6×107J/kg | |
發(fā)動機最大功率 | 75kW | 空燃比 | 14:1 |
(1)汽車內燃機一個工作循環(huán)包括四個沖程如上圖所示,一個氣缸正常工作四個沖程的順序是 (對甲、乙、丙、丁重新排序),其中圖 是內燃機給汽車提供動力的沖程。
(2)汽車以100km/h的速度勻速運動時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最大,則1min內做多少J的有用功?
(3)汽車的排氣量是指發(fā)動機氣缸的工作容積,汽車排氣量越大,功率越大。空燃比指汽缸內空氣和燃油的質量比。當汽車以100km/h的速度勻速行駛時,根據表中數據求汽車發(fā)動機的效率。(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上海市崇明縣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將質量相同的三種液體,分別裝入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積相同的a、b、c三個容器中,發(fā)現三容器中液面相平,用Pa、Pb、Pc分別表示杯內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用PA、PB、PC分別表示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容器重忽略不計),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Pa>Pb>Pc,PA=PB=PC
B.Pa=Pb=Pc,PA<PB<PC
C.Pa=Pb=Pc,PA>PB>PC
D.Pa<Pb<Pc,PA=PB=P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上海市崇明縣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工具(或設備)與電磁波應用無關的是
A.電視遙控器 B.軍用雷達
C.行車導航器 D.醫(yī)用B超探測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qū)九年級下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自行車因為方便快捷、環(huán)保無污染深受人們的喜愛,下圖是自行車車閘的結構示意圖,剎車時車閘可視為 杠桿;剎車時自行車可以慢慢停下來,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qū)九年級下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如圖,是小麗組的同學“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熱量與導體電阻關系”的實驗裝置,阻值分別為R和2R的兩電阻絲浸在相同質量和相同初溫的煤油中,每一燒瓶里各插有一支溫度計,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兩燒瓶中的電阻串聯,可以控制通過它們的電流相等
B.兩電阻絲產生熱量的多少,是通過通電時間的長短反映的
C.兩電阻絲浸在煤油中看起來變粗了,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實驗中使用的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工作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qū)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同學們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①接觸面所受的壓力;
②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③接觸面面積的大小;
④物體間運動的快慢.
為此,小明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進行驗證.
(1)對比實驗 是為了驗證猜想①.
(2)對比實驗甲和丙,是為了驗證猜想 (填猜想因素的序號).
(3)小明利用圖甲實驗裝置驗證猜想③,須再把木塊 放,并按正確的方法拉動木塊,發(fā)現兩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相等,從而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 (選填“有關”、“無關”).
(4)在丙圖中,彈簧測力計示數為1.4N,若某時刻彈簧測力計示數突然增大到1.8N,拉著木塊加速前進,則此時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完成下列填空
(1)水的密度是 kg/m3.
(2)7.9×103kg/m3= g/cm3.
(3)一塊冰化成水后密度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將密度是8.9×103kg/m3的銅錠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則大銅塊的密度 8.9×103kg/m3(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