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熱機的效率可以大于
B. 燃料的熱值要隨著燃料的不斷燃燒而減小
C. 一臺單缸汽油機,飛輪每分鐘轉 轉,那么這臺汽油機每秒鐘內對外做功
次
D. 總的看來,內燃機實現了內能向機械能的轉化,但在它的工作過程中,也有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過程
【答案】D
【解析】
用來做有用功的那一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總能量的比值叫做熱機的效率;同種燃料的熱值一般相同,不同種燃料的熱值一般不同;汽油機一個工作循環飛輪轉2圈,對外做功一次;在做功沖程中,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在壓縮沖程,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A、熱機在工作過程中總有能量的損耗,熱機的效率總是小于1,故A錯誤;
B、熱值是燃料的一種特性,和燃料的多少無關,故B錯誤;
C、一臺單缸汽油機,飛輪每分鐘轉600轉,這臺汽油機每秒鐘內飛輪轉動10圈,對外做功5次,故C錯誤;
D、內燃機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械,總的看來,內燃機實現了內能向機械能的轉化,但在工作過程中壓縮沖程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D正確。
故選D。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測量電阻值實驗中,小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電路.整個實驗過程中電池兩端電壓不變.
(1)請根據圖中電路圖,連接圖乙中的電路_____________.
(2)電路接通后,實驗步驟如下:
①閉合開關S、S1,記錄電壓表示如圖乙所示,電壓表此時測得電壓兩端電壓值為__________.
②閉合開關S,斷開S1,記錄電壓表示數如圖丙所示,電壓表此時測得R1兩端電壓值為__________.
③當開關S閉合,斷開時,R1與R2應為__________(選填“串聯”或“并聯”)
④根據上述步驟所得數據,已知R1為5,則通過計算可得R2電阻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普通電動車的充電插口內有金屬插腳,在使用過程中絕不能拿硬幣、手等去觸碰,如圖甲.
(1)圖乙是某種電動車的局部電路圖.如圖硬幣碰到充電插口的兩個金屬插腳,就會造成蓄電池 路.
(2)這種電動車的蓄電池總電壓為48伏,人體不能觸碰蓄電池兩極,原因是 .
(3)對蓄電池充電時,蓄電池相當于電路中的 (選填“電源”,“用電器”,“開關”或“導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是“探究物質的熔化規律”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將固體物質和溫度計分別放入試管內,再放入大燒杯的水中,觀察固體的熔化過程.
(1)試管內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某時刻溫度如圖乙所示,讀數方法正確的是 (選填“A”、“B”或“C”),示數為 ℃,某同學根據實驗記錄的數據描繪出該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ABCDE),則可知該物質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2)在該物質熔化過程中,如果將試管從燒杯中拿出來,該物質將停止熔化.將試管放回燒杯后,該物質又繼續熔化.說明固體熔化時需要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3)根據描繪的圖線,該物質在第5min時處于 態,該物質的熔點為 ℃,仔細觀察圖象發現,該物質熔化前(AB段)升溫比熔化后(CD段)升溫 (選填“快”或“慢”).
(4)圖象中DE段是 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當開關S閉合后,滑動變阻器滑片P在B端時,電壓表示數為9 V,電流表示數為0.15 A;滑片P在中點C時電壓表的示數為6 V。求:
(1)滑動變阻器R1的最大阻值;
(2)電源的電壓和R2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如圖甲,臺上的小“人”在音樂聲中翩翩起舞,說明聲音不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B.如圖乙,讓空氣逐漸進入已抽去空氣的真空罩中,會聽見鬧鐘的聲音越來越大
C.如圖丙,探究音調和頻率的關系時,需要控制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相同
D.如圖丁,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越大說明音叉發出聲音的響度越大,用到的物理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一個小丑玩偶放在平面鏡前1m處,鏡中的像與它相距____________米,將它遠離平面鏡,鏡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如圖所示是小丑玩偶和它在平面鏡中的像,請畫出平面鏡的位置。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常用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工作的.此時,圖中溫度計的示數是_______℃.享有“中國冷極”之稱的根河市是我國最冷的地方,在一月平均氣溫接近-30℃,極端最低氣溫 可達-58℃,依據表格提供的在一標準大氣壓下的數據,若要監測根河市在一月份的平均氣溫, 溫度計中的測溫液體不.可.以.是下列表格中的_______.
物質 | 熔點 | 沸點 |
酒精 | ﹣117℃ | 78℃ |
水銀 | ﹣39℃ | 357℃ |
甲苯 | ﹣95℃ | 1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麗小蘭小宇三名同學在一起進行課外探究活動,小麗將兩個分別裝有空氣和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的玻璃瓶口對口連接,中間用玻璃板隔開,如圖所示.當把中間的玻璃板抽掉后,觀察到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逐漸進入上方的集氣瓶中,也看到有空氣跑到下方裝二氧化氮的集氣瓶中,最終兩瓶中氣體的顏色變得均勻.二氧化氮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得多,它不可能上浮進入上方的集氣瓶中.
(1)小麗觀察到的現象________(能/不能)作為分子運動的實驗證據.
(2)小蘭將二氧化氮氣體換成另一種密度未知的有色氣體,也看到了同樣的實驗現象,于是她得出“分子是運動的”這一結論.小宇在對小麗、小蘭的探究過程進行分析、評估時發現,小蘭探究過程和實驗結論得出的過程有問題.
①小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不能作為分子是運動的證據,為什么?______
②只要對小蘭探究觀察稍作改進,根據實驗現象仍然可以得出“分子是運動的”結論.請你告訴小蘭應該如何改進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