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關于熱現象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我們能聞到花香,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
B.物體溫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熱量 |
C.從游泳池上來感覺冷是由于水蒸發吸熱 |
D.沿海地區冬暖夏涼是因水的比熱容較大 |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圖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在t時=4 min時,水開始沸騰
B.在t時=4 min到t時=6 min的過程中,水不吸熱
C.在t時=6 min后繼續加熱,水溫仍是100℃
D.在實驗中,水的沸點是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投影儀的鏡頭相當于一個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當物體到鏡頭的距離在 時,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儀上有一塊平面鏡,它的作用是 ,使像能夠投射到屏幕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密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拍電影時倒塌的房屋用密度小的泡沫制成
B.空氣密度的變化引起空氣的流動從而形成風
C.由密度公式可知,物質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
D.一塊冰化成水后質量不變,密度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為了研究物質的某種物理屬性,同學們找來大小不同的蠟塊和干松木做實驗,得到的數據如表所示。
實驗 序號 | 蠟 塊 | 干松木 | ||
體積 V/cm3 | 質量 m/g | 體積 V/cm3 | 質量 m/g | |
① | 10 | 9 | 10 | 5 |
② | 20 | 18 | 20 | 10 |
③ | 30 | 27 | 30 | 15 |
④ | 40 | 36 | 40 | 20 |
(1)在圖中的方格紙中用圖線分別把蠟塊和干松木的質量隨體積變化的情況表示出來。
(2)分析圖表可知,由同種物質組成的不同物體,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由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 (以上兩空均選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學中將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定義為密度。初中物理中用“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還有 (寫一個即可)。
(3)本實驗測量多組數據的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用兩個相同的電熱器給質量相同的物質甲和水加熱,它們的溫度隨加熱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右圖所示。據此判斷物質甲的比熱容為
A.2.1×103J/(kg·℃) |
B.4.2×103J/(kg·℃) |
C.1.2×103J/(kg·℃) |
D.條件不足,不能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將質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塊金屬加熱到相同的溫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塊上。經過一定時間后,冰塊形狀基本不再變化時的情形如圖所示。則三塊金屬的比熱容C甲、C乙、C丙大小相比
A.C甲最大 | B.C乙最大 |
C.C丙最大 | D.C甲=C乙=C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為了研究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有四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在四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樣的加熱器加熱,下表是他們實驗記錄,根據記錄回答下列問題。
(1)分析和1、2次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
(2)分析第3、4次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
(3)分析1、3次實驗數據得出初步結論:
。
(4)物質吸熱多少與 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