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凸透鏡焦距為15cm。
(1)實驗前,應首先調整蠟燭、凸透鏡、光屏,使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如圖光屏應在_________區域前后移動,才能得到清晰、倒立、________(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根據這一原理人們制成了________________。(舉一例即可)
(3)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靠近凸透鏡放上一個老花鏡,則發現像變得模糊了,若不改變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這時應適當向__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光屏,才可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4)若用不透明的紙板將透鏡左部擋住一半,在光屏上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得到燭焰完整的像。
(5)若實驗中將光屏換成平面鏡,則從側面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倒立的燭焰像,此時凸透鏡在平面鏡中成像,像與凸透鏡大小___________。
【答案】(1)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2)③;放大;幻燈機等;(3)左;(4)能;(5)不能;相等
【解析】
試題分析:(1)實驗前,應首先調整蠟燭、凸透鏡、光屏,使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凸透鏡焦距是15cm,當把凸透鏡固定在50cm刻度線位置,蠟燭固定在30cm刻度線位置時,物距為50cm-30cm=20cm,蠟燭在1倍和2倍焦距,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像在2倍焦距之外,幻燈機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
(3)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靠近凸透鏡放上一個老花鏡,則發現像變得模糊了,老花鏡是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像比原來靠近透鏡,若不改變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這時應適當向左移動光屏,才可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4)若用不透明的紙板將透鏡左部擋住一半,在光屏上能得到燭焰完整的像;
(5)若實驗中將光屏換成平面鏡,平面鏡產生鏡面反射,所以從側面不能看到清晰、倒立的燭焰的像;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像與物的大小相同,此時蠟燭在平面鏡中成像,像與蠟燭大小相等。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用已經調節好的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操作情況如左圖所示,它的錯誤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的零刻度處,指針靜止時如圖所示。為了使橫梁平衡,這時應把平衡螺母向_______調。用調好的天平測量金屬塊的質量時,橫梁平衡時天平右盤所放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所示,則金屬塊的質量是___ 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種物質理想的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根據圖像回答下列問題
(1)該物質的熔點為 ℃。
(2)像這樣的物質還有 等。
(3)在第10分鐘時該物質的狀態為 態,固液共存時間為 分鐘。
(4)圖像中的BC段表示該物質的 過程,這個過程溫度保持不變,但還是要不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兩段等長的蠟燭A和B一前一后豎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用眼睛進行觀察,如圖所示. 由實驗可以得出:
(1)像到鏡的距離__________物到鏡的距離;
(2)像與物大小______________;
(3)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接收不到蠟燭A的像. 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___________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利用熱敏電阻為家中燈暖型“浴霸”(用電燈取暖的用電器)設計了一個溫度可自動控制的裝置,如圖甲所示.“控制電路”中的熱敏電阻R1的阻值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乙所示.電磁鐵線圈可看成阻值為20Ω的純電阻R0,“浴霸”共安裝有2盞標有“220V,440W”的燈泡,當電磁鐵線圈中電流大于或等于50mA時,繼電器的銜鐵被吸合,使“浴霸”電路斷開;當線圈中的電流小于或等于40mA時,繼電器的銜鐵被釋放,使“浴霸”電路閉合.
求:(1)工作電路正常工作時,每盞燈泡在1min內產生的熱量是多少?
(2)若浴室中的溫度不得超過40℃,則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U1最小值是多少?
(3)若電源U1電壓恒定為12V,則將此裝置放在浴室內,浴室內溫度可控制在多大范圍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物體振動,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B.收音機中的音量開關是調節響度的
C.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D.響度大比響度小的聲音傳播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6分)某中學物理興趣小組看到《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一節的作業4時,在老師的幫助下,實際測量了一元硬幣的密度。
(1)小君同學選用10枚相同的硬幣,設計實驗步驟如下:
A.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記下水面對應的刻度值V1;
B.把10枚硬幣浸沒在量籬內的水中,記下水面對應的刻度值V2;
C.用天平測出的10枚硬幣的質量m:
D.計算出硬幣的密度
你認為以上操作的合理順序應是 (填字母序號)。步驟A中“適量的水”的含義是 。
(2)左下圖是小濤同學在稱最過程中的…部分操作,圖中錯誤盼操作是 (寫出一點即可)。
小濤糾正錯誤后繼續實驗。當橫梁重新平衡時,砝碼及游碼的位援如右上圖所示;圖乙是10枚硬幣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況,所測一元硬幣的密度是__kg/m3。
(3)若實驗中有個別的硬幣磨損,測得的密度將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頭發,頭發會越梳越蓬松,主要原因是( )
A.梳頭時,空氣進入頭發
B.頭發和梳子摩擦后,頭發因帶同種電荷而相互排斥
C.梳子對頭發有吸引作用
D.頭發和梳子摩擦后,頭發因帶異種電荷而相互吸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