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信息、材料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太陽能、風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 光纖通訊是依靠超聲波來傳遞信息的
C. 在通常情況下,銅、碳棒和陶瓷都屬:于導體
D. 秦山核電站是利用原子核裂變釋放的核能來發電的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京課改版八年級下冊物理 第三章 運動和力 單元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力與運動”的認識正確的是( )
A. 船從河里開到海里浮力變大
B. 勻速上升的氣球不受重力的作用
C. 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課桌,沒有推動,推力與阻力大小相等
D. 掛在天花板上的電燈處于靜止狀態是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京課改版八年級下冊物理 第六章 功和能 單元練習 題型:填空題
許多人造地球衛星沿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行.離地球最近的一點叫近地點,最遠的一點叫遠地點.衛星在大氣層外運行,不受空氣阻力,只有動能和勢能的轉化,因此________守恒.衛星在遠地點時勢能最大,當它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時勢能減小、動能________,速度_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京課改版八年級下冊物理 第六章 功和能 單元練習 題型:單選題
甲、乙兩個相同的籃球,表面是濕的,從不同高度自由落至同一地面上留下的印跡如圖所示。則剛下落時的重力勢能較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一樣大 D. 無法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京課改版九年級物理 第十三章 怎樣傳遞信息-通信技術 單元練習 題型:填空題
廣東省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惠及廣大農村,接收離地面約36000km的衛星傳來的調制有電視信號的________要使用拋物面天線,天線把電視信號反射、________到降頻器(高頻頭),通過DVB接收機再傳給電視機.從電視臺傳到用戶的電視信號至少要經過________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京課改版九年級物理 第十三章 怎樣傳遞信息-通信技術 單元練習 題型:單選題
關于信息傳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蝙蝠是通過電磁波確定障礙物位置的 B. 衛星與地面通過電磁波傳遞信息
C. 電磁波和超聲波可在真空中傳遞信息 D. 衛星導航是靠聲納來傳遞路況信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京課改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第一章 測量 單元練習 題型:綜合題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嫦娥奔月”的夢想
2013年12月2日凌晨1時30分,“嫦娥三號”探測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如圖甲所示),奔向38萬千米外的月球;12月15日凌晨4時35分“嫦娥三號”著陸器和巡視器成功分離,巡視器順利駛抵月球表面,實現了中國人“嫦娥奔月”的夢想.
(1)月球車在月球表面的重力________ 它在地球表面的重力;月球車在月球表面的質量________ 它在地球表面的質量.(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探測器在向月面降落的過程中,不能采用打開降落傘的方法來減小下落的速度,原因是月球________ ,不能通過克服摩擦力做功來使其速度減小.
(3)無線電波傳播速度是 ________ m/s,探測器將獲得的月球信息以無線電波的形式傳回地球約需要 ________ s.(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4)圖丙為“嫦娥三號”繞月飛行的軌道示意圖,其中“嫦娥三號”的月球動能最大的位置是________ (選填“近月點”或“遠月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京課改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第一章 測量 單元練習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體的質量最接近200g的是
A. 一只雞蛋 B. 一本八年級物理課本
C. 一張課桌 D. 一只老母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四川省眉山市2018年中考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題文)如圖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觀察將毛巾、棉布分別鋪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種情況下,讓小車分別從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研究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
(1)實驗中每次均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車每次在水平面上開始滑行時速度大小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實驗中改變小車所受阻力大小,是通過改變_______來實現的.
(3)實驗中發現小車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離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離較遠;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離最遠.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_______(填“快”或“慢”).
(4)推理: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來越小,直到變為零,它將做_______.
(5)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頓第一定律,所以牛頓第一定律雖然不是直接由實驗得出的,但是是通過符合邏輯的______得出的正確結論.
(6)牛頓第一定律告訴了我們物體的運動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______不變的性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