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小明用如圖甲和圖乙所示的實驗裝置分別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阻電流的關系”。
(1)圖甲所示實驗中通過_____來比較電流產生的熱量的多少。兩根電阻絲采用串聯的連接方式,其目的是為了控制_____和通電時間相等。
(2)為了便于比較兩種電阻絲通過電流后產生熱量的多少,A、B兩瓶中要裝入初溫和_____相等的煤油。其中_____瓶中煤油的溫度升高得快。
(3)實驗中選用煤油而不用水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煤油的比熱容較_____(“大”或“小”),吸熱相同時,溫度升的高,實驗現象明顯。
(4)用如圖乙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得到的結論是_____。
(5)本實驗中的探究方法有_____和_____。
【答案】溫度計示數的變化 電流 質量 A 小 當電阻和通電時間相同時,電流越大,電流產生的熱量越多 控制變量法 轉換法
【解析】
(1)導體產生的熱量是要通過煤油的溫度變化體現出來;分析兩根電阻絲采用串聯的連接方式的目的;
(2)探究兩種電阻絲通過電流后產生熱量的多少時,應控制煤油的質量和初溫要相同,根據焦耳定律分析溫度的高低;
(3)為了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明顯的實驗效果,即觀察到得溫度計示數變化大,則在同質量吸收相同熱量的條件下,比熱容小的液體溫度變化大;
(4)探究通過電流產生熱量的多少和電流的關系時,應控制兩電阻絲的阻值和通電時間相同,根據焦耳定律分析得出結論;
(5)控制變量法:在研究物理問題時,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幾個不同物理的影響,為了確定各個不同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變,改變某一個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與該物理量之間的關系;
轉換法:物理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
(1)圖甲中,兩電阻絲產生熱量的多少是通過溫度計示數的變化反映出來的;兩根電阻絲采用串聯的連接方式,其目的是為了控制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
(2)探究兩電阻絲通過電流后產生熱量的多少時,應控制煤油的質量和初溫要相同;圖甲中,通過兩電阻絲的電流相同,A的電阻要大于B的電阻,由焦耳定律可知,A瓶中產生的熱量多,所以A瓶中煤油的溫度升高得快;
(3)煤油的比熱容比水小,在質量相同,吸熱相同時,其溫度變化更快,所以為了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明顯的實驗效果,應選用煤油而不用水做實驗;
(4)裝置乙中兩個5Ω的電阻并聯后再與一個5Ω的電阻串聯,根據串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可知,右端兩個電阻的總電流和左端的電阻電流相等,即I右=I左;兩個5Ω的電阻并聯,根據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知I右=I1+I2,兩電阻的阻值相等,則支路中的電流相等,I1=I2,所以右邊容器中通過電阻的電流是左側通過電流的一半,由Q=I2Rt可知,左邊容器中的電阻產生的熱量多,所以得出結論:在電阻和通電時間相同時,電流越大,電流產生的熱量越多;
(5)知道熱量與電流、電阻及通電時間有關,可變因素較多,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導體產生的熱量是要通過煤油的溫度變化體現出來,這就是轉換法。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甲所示,閉合開關后,在滑片P由b端向a端移動的過程中,電壓表示數U隨滑動變阻器的電阻R2變化的關系圖像如下圖乙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電源電壓是6V
B. R2的最大阻值是20Ω
C. R1的電阻是10Ω
D. 當滑片P移動中點時,10s內電流通過R1產生的熱量是18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將規格為“6V 3W”的燈L1和規格為“6V 6W”的燈L2串聯在電壓為6V的電路中,忽略燈絲電阻變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L1與L2燈絲電阻之比為1:2 B. L1燈與L2燈實際功率之比為1:2
C. 兩燈均不能正常發光,燈L2更亮些 D. 兩燈消耗的總功率為2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小燈泡L“3V 0.3A”和電阻R中電流隨電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電阻R的阻值為10Ω
B. 小燈泡L正常發光時的阻值為10Ω
C. 若將它們串聯,通過R的電流為0.15A,則此時電源電壓為4.5V
D. 若將該小燈泡接在電壓為2V的電源上,則此時燈的實際功率為 0.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圖甲所示的電路中,當滑片P由b移到a的過程中,電壓表示數U及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R2的變化情況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電阻R1的阻值為20Ω
B. 滑片P移到b端時,R2兩端的電壓為6V
C. 滑片P移到a端時,R1消耗的功率為0.2W
D. 當滑片P移到中點時,通過R1的電流為0.3A
【答案】D
【解析】試題(1)當滑片P移到b端時,電路為R1的簡單電路,電壓表的示數為電源的電壓,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0,兩端的電壓為0,故B不正確;
由圖象可知,電壓表的示數為6V即電源的電壓U=6V;
(2)滑片P移到a端時,R1與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聯,
由圖象可知,滑動變阻器R2的最大阻值為20Ω,電壓表的示數U1=2V,
∵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
∴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
U2=U﹣U1=6V﹣2V=4V,
∵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
∴=
,即
=
,
解得:R1=10Ω,故A不正確;
R1消耗的功率:
P1==
=0.4W,故C不正確;
(3)由圖象可知,當滑片P移到中點即R2′=10Ω時,U1′=3V,
通過R1的電流:
I1==
=0.3A,故D正確.
故選D.
【題型】單選題
【結束】
6
【題目】kW是以下哪個物理量的單位( )
A. 內能 B. 熱量 C. 電功 D. 電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家庭電路中,各元件均正常,洗衣機接入三孔插座后電燈與洗衣機是______聯的,洗衣機接入三孔插座能使洗衣機______接地;閉合開關時人接觸C點______(選填“會”或“不會”)引起觸電;斷開開關時______點能使測電筆氖管發光。
【答案】并 外殼 不會 A
【解析】
涉及的知識點有:各用電器之間互不影響,且能正常工作,所以,家用電器和三孔插座之間都是并聯的。家庭電路中,金屬外殼的用電器都采用三腳插頭,當金屬外殼接地時,可以防止金屬外殼的用電器漏電發生觸電事故;觸電是人體直接或間接接觸火線;用測電筆接觸導線,接觸火線能使氖管發光。
由圖知道,洗衣機接入三孔插座后電燈與洗衣機都能正常工作,并且互不影響,所以,洗衣機和電燈是并聯的;洗衣機接入三孔插座,則能使洗衣機金屬外殼接地,防止金屬外殼的用電器漏電發生觸電事故;閉合開關時人若接觸C點,人體和CD間的導線并聯在電路中,由于人體的電阻很大,所以,人體被短路,幾乎沒有電流從人體通過,故不會發生觸電事故;當斷開開關時,測電筆接觸A時,測電筆接觸火線,氖管發光。
【題型】填空題
【結束】
24
【題目】小明自制了一個如圖甲所示的用開關控制螺線管南北極的裝置,當開關S接_____(選填“a”或“b”)點時,螺線管的A端是N極;此時小磁針左端為_____極。如圖乙所示,當閉合開關同可以觀察到磁場中的金屬棒a在導軌上運動,這說明磁場對通電導體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器材有:滑動變阻器、開關、電源(電壓恒為6 V)各一個,電流表、電壓表各一塊,三個定值電阻(10 Ω、15 Ω、20 Ω),導線若干.
(1)如圖1是小明連接的實物電路,圖中有一根導線連接錯誤,請你在連接錯誤的導線上打“×”并補畫出正確的連線.
(_____)
(2)電路連接正確后,閉合開關前,滑片應置于__________(填“A”或“B”)端.
(3)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使與電阻(20 Ω)并聯的電壓表示數為4 V,讀出電流表示數,再分別改接15 Ω、10 Ω的電阻,重復上述實驗,收集的實驗數據如表1所示.老師告訴小明有一組數據誤差較大,便找來一個5 Ω的電阻讓他再測一組數據.當他把5 Ω的電阻接入電路時,要使電壓表示數仍為4 V,實驗不能繼續進行,其原因是 __________ .改變連接后,當電壓表示數仍為4 V時,電流表示數為________ A(如圖2所示).綜合分析數據可得:電壓一定時,__________ .
表1
電壓U/V | 4 | ||
電阻R/Ω | 20 | 15 | 10 |
電流I/A | 0.20 | 0.28 | 0.40 |
(拓展)小明又利用上述實驗器材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將滑片從一端移到另一端的過程中,把收集的實驗數據填入了表2中.
表2
電阻R/Ω | 10 | ||||
電壓U/V | 2 | 3 | 4 | 5 | 6 |
電流I/A | 0.2 | 0.3 | 0.4 | 0.5 | 0.6 |
(1)分析表2中數據可得:電阻一定時,_______.
(2)分析可知,小明使用的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______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調光燈電路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定,設燈絲電阻不隨溫度變化。當滑動變阻器滑片P移到a端時,燈泡L的功率為36W;滑片P移到b端時,燈泡L的功率為9W.則滑片P移到ab的中點時,燈泡L的功率為( )
A. 14.4W B. 16W C. 18W D. 22.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