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是兩束激光分別射向并通過甲、乙兩透鏡的傳播徑跡,由圖可知:__________(選填“甲”或“乙”)透鏡是凹透鏡,可用于________(選填“近視”或“遠視”)眼的矯正。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 2017-2018學年 八上 物理第四章《光現象》同步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在湖面上方的天空中停著一只小鳥,距水面20m,已知湖水深5m,則小鳥的像到水面的距離是__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4 照相機與眼睛 視力的矯正同步練習 題型:填空題
某同學觀察陽光通過甲、乙兩個同學的眼鏡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時,發現陽光通過眼鏡甲形成的光斑中間較四周亮,而通過眼鏡乙形成的光斑中間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斷眼鏡甲是________透鏡,該同學是________眼;眼鏡乙是________透鏡,該同學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4 照相機與眼睛 視力的矯正同步練習 題型:單選題
人眼是一個高度精密的光學系統,下列圍繞人眼的討論,錯誤的是
A. 視網膜相當于光屏
B. 物體在視網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
C. 晶狀體和角膜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D. 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測試卷 題型:多選題
(多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燭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8 cm
B. 圖中凸透鏡成像的特點應用在了照相機上
C. 保持透鏡和光屏位置不動,移動蠟燭,燭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D. 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動,移動凸透鏡,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燭焰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6.3測量物質的密度 同步練習題 題型:實驗題
某中學環保小組在長江邊取適量江水樣品,分別進行了江水密度的 測量:
(1)小薇把樣品帶回學校,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實驗: ①將天平放在________臺上,把游碼移到零刻度線處,發現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左側,要使橫梁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_(選填“右”或“左”)調,直至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30g,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江水樣品,測出燒杯和江水的總質量如圖甲所示,則燒杯中江水的密度為________g/cm3 .
③小薇用這種方法測出的江水密度比真實值__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
(2)小亮把樣品帶回家,用家里的一臺電子秤(如圖丙所示)和沒喝完的半瓶純凈水,做了如下實驗: ①用電子秤測出半瓶純凈水的總質量為m1 , 并用筆在瓶身水面位置標記為A;
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來澆花,然后吹干,用電子秤測出空瓶的質量為m2;
③把江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與________相平,再用電子秤測出瓶的總質量為ms;
④則江水的密度表達式ρ=________(純凈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⑤小亮測算江水的體積使用了下列3種物理方法中的________.
A、控制變量法 B、等量替代法 C、類比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安徽省2017-2018學年上學期八年級物理+同步訓練2.1我們怎樣聽見聲音試卷 題型:實驗題
(探究名稱)探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1)探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
(設計并進行實驗)
小紅:用小錘輕擊音叉,然后立刻將音叉接觸水面,可以看到水花四濺;
小軍:在鼓面上灑一些紙屑,用小錘擊打鼓面,在聽到聲音的同時,可以看到紙屑跳動;
你的方法是:_______。
分析以上實驗現象,你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
(2)探究聲音傳播的條件
(設計并進行實驗)
首先我們準備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儀器:
①.讓音樂播放器播放一段音樂,放在如圖所示的泡沫塑料上,罩上玻璃鐘罩。
②.啟動抽氣裝置,如果實驗成功,我們將可以發現:從玻璃鐘罩內傳出的聲音響度會_______。
(交流評估)
①.根據我們以往的實驗經歷,這個實驗最終一般無法做到完全聽不到聲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我們的抽氣裝置不能將鐘罩內抽成絕對的_______ 狀態外,_______可以傳播聲音也是一個主要的原因。
②.但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得出了真空不能傳播聲音的結論。這一結論的得出,實際上并非由實驗結果直接得到的。它應用了物理學中常用的一種研究方法,這就是_______。很顯然,這種研究方法也離不開_______。著名的_______定律就是應用這一方法得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