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小強用手機、透鏡和紙盒自制的簡易“投影儀”,它能將手機上的畫面放大投射到白墻上。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用不透明的硬紙板遮住透鏡的一部分,白墻上的畫面將不再完整
B.手機屏幕到透鏡的距離應在透鏡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
C.要使白墻上的像變大,應減小手機和透鏡間的距離
D.從各個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墻上的像,是因為白墻對照射到其上面的光發生漫反射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甲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R1為定值電阻,閉合開關S,將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從a向b移動的過程中,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變化情況如乙圖所示,則
A. 電源電壓為4V
B. R2的阻值為20Ω
C. R1的最大功率為0.4W
D. 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中點時,兩電表的示數對應與乙圖中的B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定值電阻R=20Ω,燈泡L的正常工作電壓為3V(忽略溫度電阻的影響),當只閉合開關S時,燈泡L恰好正常發光,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 3 A;再閉合開關S1,則電流表的示數變為_______ 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浮在液面上的實心球體露出液面的體積與哪些因素有關”,某小組同學提出可能與實心球的密度、實心球的球體體積等因素有關,于是他們用甲、乙兩種不同物質制成了若干個實心球體,放入盛有適量水的量筒中進行實驗,并將測量及計算得到的有關數據記錄在表一中.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______中的數據及相關條件,可初步得出:浮在水面上實心球體的體積相同時,球體的__________越大,露出水面的體積越小.
(2)分析比較表中數據還可以初步得出的結論是浮在水面上實心球體的密度相同時, _______.
(3)若用乙物質制成體積為15cm3的實心球體,當它浮在水面上時露出水面的體積應為__________cm3,實心球體所受到的浮力為__________N(g=10N/kg).
(4)如圖所示為一種自動貯水器的示意圖,若圖中的浮子是用甲物質制成的,如果換用乙物質制成相同體積的實心球體為浮子,貯水器中的最高水位______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
(5)在上述活動的基礎上,小組同學認為還須進一步探究所得結論是否適用其它液體,表二所列三個方案中,符合探究要求的是__________(選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學們要探究“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大小是否相等,”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器材有:薄玻璃板、支架、粗細相同長短不同的蠟燭若干、火柴、白紙、刻度尺、鉛筆。
(1)該實驗A蠟燭點燃的目的是_____;
(2)該實驗的“物”是_____
A.A蠟燭的燭焰
B.不含燭焰的A蠟燭
C.含燭焰的A蠟燭
(3)在移動沒點燃的蠟燭時,眼睛應該在_____觀察;
A.點燃的蠟燭一側 B.沒點燃蠟燭一側
(4)該實驗是用_____與_____(均填“A蠟燭”、“B蠟燭”、“A蠟燭的像”或“B蠟燭的像”)比較,得到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5)為了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同學們應至少再進行_____次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
(1)如圖甲,光屏上呈現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質是倒立_____的實像,生活中的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利用了該原理工作;若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移動凸透鏡至_____刻度線處,光屏上能再次呈現清晰的像;
(2)如圖乙,保持蠟燭位置不變,移動凸透鏡至16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觀察到光屏上只能出現光斑,而人眼在圖中A處應向_____(選填“左”或“右”)看才能觀察到燭焰正立放大的_____像;
(3)如圖丙,在燭焰和凸透鏡之間放一眼鏡的鏡片,發現光屏上的像由清晰變模糊了,將光屏向靠近凸透鏡的方向移動適當距離后,光屏上再次呈現清晰的像,則該眼鏡的鏡片是_____(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可用于矯正_____(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林軒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進行“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實驗,提供的器材有學生電源,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20Ω 1A",定值電阻四只(5Ω、10Ω、20Ω,25Ω各一只),開關、導線若干。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中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A端移動電路中電流變小____________ ;
(2)閉合開關前,圖甲中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位于_____________ (選填“A"或"B")端。
(3)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發現電壓表示數幾乎為零,電流表有示數,電路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正確連接電路后,按要求操作,剛閉合開關就看到電壓表和電流表如圖乙所示,很快就計算出電源電壓為___________V;
(5)若實驗中保證電壓表的示數為2.5V不變,斷開開關,保持滑片位置不動,然后將定值電阻由5Ω更換為10Ω,閉合開關,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_____(選填“左”“右”)移動;再用25Ω的電阻進行實驗時,發現無論如何移動滑動變阻器都無法完成實驗,若仍要保證電壓表的示數為2.5V不變,可以采取調節電源電壓的方法,為完成實驗則調節的電源電壓最大不超過_____________V。
(6)林軒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如圖的圖象,其中符合電流與電阻關系的是__________;(選填“a”或"b”)
(7)實驗過程中要不斷重新拆接導線和換定值電阻,操作麻煩,聰明的林軒同學需到只要把定值電阻換成_________ (填一個電路元件名稱)即可解決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為6V,R1=10Ω,R2=20Ω,R3=5Ω,當閉合開關S1后,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閉合開關S2、S3,通過R2的電流是0.24A
B. 斷開S2、S3,電路消耗的功率是2.4W
C. 斷開S2、閉合S3,R1兩端的電壓是6V
D. 在相等的時間內閉合S2,S3時和斷開S2、S3時電流通過R1產生的熱量之比是9: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比較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實驗中應量取 ____________的甲、乙兩種液體,分別倒入相同的燒杯中,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當它們吸收相同熱量時,通過比較______________來判斷吸熱能力的強弱.
(2)通過實驗,記錄數據如表格所示.從開始加熱到42℃,甲、乙兩種液體吸收熱量的關系為Q甲_____Q乙.
(3)分析實驗數據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質的吸熱能力強.
(4)該實驗中用到的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有轉換法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