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首先在F
1的方向上做出力F
1的作用線,然后從支點O向F
1的作用線引垂線,垂線段的長度即為力臂L
1.
F
1使起子沿逆時針轉動,其中蓋對起子的力阻礙了起子的轉動,所以是阻力F
2,方向豎直向下,如下圖所示:

(2)工件受到自身重力G和傳送帶的支持力的作用,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對平衡力,作用點都選擇在物體的重心,如圖所示.

(3)物體對斜面的壓力的作用點在物體與斜面接觸面的中點處,過此點與斜面垂直向下的力,即為壓力,如下圖:

(4)過球心分別沿豎直向下和豎直向上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用符號G和F
浮表示,如圖所示:

分析:(1)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由支點向力的作用線引垂線,垂線段的長度即為力臂;蓋對起子的力即為阻力.
(2)首先對工件進行受力分析,因為工件與傳送帶一起勻速運動,所以它們之間沒有發生相對運動,是相對靜止的,則沒有摩擦力的作用,工件只受重力和傳送帶的支持力的作用.
(3)物體對斜面的壓力,作用在斜面上,作用點就畫在斜面上,方向是垂直斜面并且指向斜面內部;
(4)漂浮的小球在水中受重力與浮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并且二力是一對平衡力.
點評:畫力的示意圖時,重點是判斷出物體受力的三要素,還要考慮物體所處的運動狀態,當物體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本題中第二問,工件受到了重力與支持力的作用,比較容易確定,難點在于要通過工件所處的運動狀態,分析其是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這是本題的難點和易錯點,應引起我們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