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一個平面鏡斜放在水槽中,太陽光照射在平面鏡上,光線與鏡面夾角為55°,如下圖甲所示,則反射角應為________度。向水槽中加水,使平面鏡的下部浸入水中,讓太陽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鏡上,調節水面高度和鏡面角度,可以觀察到白紙上出現一道“彩虹”如圖乙所示,這說明白光是由各種________混合而成的。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 5.1透鏡 同步測試卷 題型:多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凸透鏡是很厚的透鏡,而凹透鏡是很薄的透鏡 B. 王伯伯戴的老花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C. 汽車的觀后鏡是用凸面鏡做成的 D. 人在照鏡時,人離鏡近時所成的像特別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 3.3汽化和液化 同步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在“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
(1)請你指出如圖甲中實驗操作錯誤之處是________ .
(2)改正錯誤后,繼續實驗.當水溫升高到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水的溫度,直到水沸騰后再持續幾分鐘為止.數據記錄如表:
第2min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水的溫度是________℃;
(3)如圖圖________(填“a”或“b”)是水在沸騰時的情況.分析表中數據可知:此時水的沸點為________℃.
(4)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將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并看到有“白氣”不斷從燒杯中冒出,這些“白氣”是由于水蒸氣________(物態變化名稱)而產生的.
(5)加熱過程中發現,水燒開所需時間太長,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寫出一種)
(6)該裝置中石棉網的作用是________;燒杯上“紙蓋”的作用是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 3.3汽化和液化 同步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現象中的物態變化屬于液化的是 ( )
A. 初春,河里的冰雪消融 B. 夏天,曬在陽臺上的濕衣服變干
C. 深秋,草葉上結出白霜 D. 冬天,室外的人哈出“白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 光現象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如圖甲所示,小麗同學在進行“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將玻璃板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兩支相同的蠟燭A和B豎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移動蠟燭B,直到看上去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實驗中:
(1)如果有5 mm厚和2 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用兩支相同的蠟燭進行實驗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____關系。
(2)小麗將光屏放在蠟燭B的位置上,發現光屏上____(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這是因為______。
(3)如果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如圖乙所示),在實驗過程中會出現的情況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 3.1溫度 同步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是世界上第一支溫度計﹣伽利略溫度計的原理圖.伽利略溫度計是利用氣體的熱脹冷縮性質工作的.A、B兩點是將該溫度計插入32℃的溫水中及水溫冷卻至28℃時的液面高度.
(1)與現行的液體溫度計相比,伽利略溫度計的缺陷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根據氣體的熱脹冷縮特性可知:A點的溫度是________,B點的溫度是________.
(3)若將此溫度計放入31℃的水中,用攝氏溫標的標注方法大致確定細管內液面的高度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 3.1溫度 同步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攝氏溫度的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純凈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100℃。將0~100℃之間劃分為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華氏溫度的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純凈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32℉(℉,讀作華氏度),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212℉。將32~212℉之間劃分為18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l℉。則華氏度F與攝氏度t之間的關系是F =__________ ℉。人的正常體溫大約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 2.4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同步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根據題意解答
(1)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________時發出的聲音叫噪聲;
(2)從環保角度上講,凡是________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________的聲音都是噪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 1.3運動的快與慢 同步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甲乙同時參加百米賽跑,同時起跑,當甲到達終點時,乙離終點還有 10m ,設甲乙均做勻速直線運動,若甲由起點后退10m ,同時起跑,則結果是( )
A. 乙先到終點 B. 甲先到終點 C. 兩人同時到達終點 D. 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