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電阻R1、R2的電流I和電壓U的關系如圖所示,由此可知兩電阻的大小關系為
A. R1>R2 B. R1<R2
C. R1=R2 D. 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九年級物理上冊第15章電流和電路單元檢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用電流表測量燈中的電流,其中正確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人教版九年級物理上冊第13章內能單元檢測試卷 題型:多選題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液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B. 液體的沸點隨液面上方的氣壓增大而降低
C. 組成物質的分子之間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的
D. 組成物質的大量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與溫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人教版九年級物理上冊第13章內能單元檢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分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微粒
B. 利用納米科學技術可以操控物質的分子
C. 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時,體積一定減小
D. 由于固體、液體、氣體都是由分子組成的,所以它們的物理性質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全冊17.2《歐姆定律》同步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小明利用圖甲所示的電路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根據實驗的數據繪出了I-圖象,如圖乙所示.分析圖象可知,當導體的電阻為___Ω時,通過它的電流為0.2 A;當電流分別為0.25 A和0.5 A時,接入電路的導體的電阻之比為____;實驗過程中,小明控制導體兩端的電壓為____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全冊17.2《歐姆定律》同步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為電阻R1、R2的I﹣U圖象。由圖可知
A. 電阻R1阻值小于 R2阻值
B. 將R1、R2并聯接在電路中,通過R1的電流較大
C. 將R1、R2串聯接在電路中,R2兩端的電壓較大
D. 將R1、R2串聯接在電路中,電流通過R1做功較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三章 聲 單元練習題 題型:簡答題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理論研究表明,超聲波的能量很大,如果把超聲波通入水罐中,劇烈的振動使罐中的水飛濺成許多的小霧珠,再用小風扇把霧珠吹入室內,就可以增加室內空氣的濕度,這就是超聲波加濕器的原理.
超聲波可以定向發射,例如超聲波遇到魚群時,不會繞過魚群繼續向前傳播,而是被魚群反射回來,漁船探測到反射回來的超聲波,就可以知道魚群的位置了.
材料二:據美國地質勘探局地震信息網消息,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格林尼治時間2011年4月24日發生里氏6.2級地震,地震爆發前,許多動物往往有異常反應.如老鼠逃出洞、牛馬不入圈、雞犬不寧等,這主要是因為地震爆發前潛伏在我們身邊的強烈的次聲波引起的.
次聲波的重要特性是傳播過程中衰減較少,不易被水或空氣吸收,溶液繞過障礙物向前傳播,能傳播很遠,而且無空不入.
此外,次聲波能將橋梁、高大的樓群弄裂,而且SHz的次聲波對人體傷害最大,能引起神經錯亂、大腦損傷、四肢麻木、甚至死亡.
(1)問題一:超聲波具有兩個特征:________;________ .
(2)問題二:次聲波和超聲波相比較,在傳播方面有何不同:________
(3)問題三:超聲波和次聲波在傳遞方面具有相同的規律,都能________ ;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三章 聲 單元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街道旁的電子顯示屏顯示的噪聲等級為78.8dB.若人處在此噪聲等級的環境中
A. 對人的聽力會產生嚴重危害 B. 對人的學習會產生影響
C. 對人的睡眠不會產生影響 D. 對人的學習、睡眠都不會產生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_第四章_光現象_單元檢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如圖是王凱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實驗前該同學事先設計了實驗方案,請你幫他填寫完整:
如圖是王凱同學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實驗前該同學事先設計了實驗方案,請你幫他填寫完整:
實驗要選取________(相同/不同)的兩未蠟燭,目的是為了比較蠟燭的像與蠟燭的________關系.
要想取得較好的實驗效果,成像區最好選擇在________(較亮/較暗)的環境中,實驗中所用的玻璃板________(厚一點/薄一點)較好.
實驗中他用白紙做屏幕放在所看到的蠟燭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側直接觀察白紙,結果________(能/不能)看到像,從而知道平面鏡所成的像不是________.
在玻璃板前點燃蠟燭,然后用另外一支未點燃的蠟燭在玻璃板后來回移動,眼睛在玻璃板________(前/后)觀察,找到像的位置后,進行測量記錄,實驗數據如表,據表中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