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去靠近一個用絲線懸掛著的通草球時,若通草球被吸引,則該通草球( )
A.一定帶負電
B.一定帶正電
C.一定不帶電
D.可能帶正電,也可能不帶電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電現象的四幅圖中說法正確的是( )
三孔插座上方插孔內導線與大地相連,避免用電器外殼帶電對人造成傷害
A. 玻璃棒和絲綢摩擦時玻璃失去電子帶負電,絲綢因有了多余電子而帶等量的正電
B. 閉合電路中電流總是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C. 圖中兩個小燈泡屬于同一條干路,是串聯關系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表中列出了幾種物質的熔點(在標準大氣壓下),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物質 | 鋁 | 冰 | 固態酒精 |
熔點 | 660℃ | 0℃ | ﹣117℃ |
(1)水在﹣5℃時是 態;
(2)鋁在800℃時是 態;
(3)酒精在﹣100℃時是 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氣候正經歷一次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征的顯著變化,為應對氣候變化,促進可持續發展,在踐行“節能低碳”的今天,應特別重視開發利用的能源是( )
A.太陽能 B.石油 C.天然氣 D.煤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以下幾個過程中,人對物體做功的是( )
A.小欣把一箱報刊搬起
B.舉重運動員舉著杠鈴停在空中
C.拋出手的鉛球在空中向前運動
D.提著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動一段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量石塊的密度,實驗步驟如下:
A.用細線將石塊拴好,輕輕放入量筒內的水中,測出水和石塊的總體積V總.
B.計算石塊的密度.
C.往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測出水的體積V水.
D.用天平稱出石塊的質量m.
(1)上述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是 .
(2)測量石塊質量時,右盤有10g、5g的砝碼各1個,游碼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天平恰好平衡,石塊的質量為 g.
(3)先在量筒中倒入20mL的水,然后將小礦石浸沒在水中,此時水面如圖丙所示眼睛應該在 (A/B/C)位置再次讀取水的體積,根據觀測結果可知該小礦石的體積為 cm3,密度為 g/cm3.
(4)若考慮石塊吸水,所測得的密度 (偏大/偏小),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得到的數據如表所示,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物理量 | 1 | 2 | 3 |
鉤碼重G/N | 4 | 4 | 6 |
鉤碼上升高度h/m | 0.1 | 0.1 | 0.1 |
繩端拉力F/N | 1.8 | 1.6 | 2.4 |
繩端移動距離s/m | 0.3 | 0.4 | |
機械效率η | 74.1% | 62.5% |
(1)實驗中應沿豎直方向 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上升.
(2)通過表中數據可分析出第2次實驗是用 (選填“甲”或“乙”)圖所示裝置做的實驗.
(3)通過第1次實驗和第2次實驗的數據分析可得出結論: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動滑輪的個數越多(動滑輪的質量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選填“越高”、“不變”或“越低”).
(4)小組同學再用第1次實驗中使用的裝置做第3次試驗,表中第3次試驗中空缺的數據應為:繩端移動距離s= m,機械效率η= .
(5)比較第1次實驗和第3次實驗可得出結論:使用同一滑輪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在奧運會上,體操運動員在上單杠之前,總要在手上抹些鎂粉;而在單杠上做回環動作時,手握單杠又不能太緊.他這樣做的目的是( )
A. 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減小摩擦
B. 前者是減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C. 兩者都是減小摩擦
D. 兩者都是增大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