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和小揚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碼、木板)設計了圖(a)、(b)兩個實驗,通過觀察圖(a)、(b)后得出“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的結論.此后小揚把小桌挪放到一塊木板上,發現小桌對木板的壓力效果不夠明顯,如圖(c)所示.通過對圖(a)、(c)的比較又得出“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顯”的結論.請你根據已學過的壓強知識分析:
(1)小明和小揚是根據 的現象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兩個結論不一致的原因是 .
(3)設圖(b)中小桌對海棉的壓強是pb,圖(c)中小桌對木板的壓強是pc,則pb pc(小于/等于/大于).
(4)比較圖(b)和圖(c)可知,根據壓力的作用效果比較壓強的大小需要滿足的條件是: .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河南省鄭州市九年級中考調研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U=12V,定值電阻R0=8Ω,R是最大電阻為20Ω的滑動變阻器,當移動滑片使R消耗的電功率為4W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R連入電路的電阻可能為16Ω
B. R連入電路的電阻可能為4Ω
C. R0消耗的功率可能為4W
D. R0消耗的功率可能為1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廣西玉林市陸川縣、博白兩縣九年級6月中考模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學完密度的知識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于是和小剛到實驗室,分別用不同的器材進行了測量.
(1)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碼)、量筒、燒杯測量早餐奶的密度過程如下:
①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調節 ,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
②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早餐奶,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早餐奶的總質量為76.2g;將燒杯中的早餐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圖甲所示,則量筒內早餐奶的體積是 cm3;
③再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質量,砝碼和游碼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量筒中早餐奶的質量為 g;
④經過計算可知,早餐奶的密度為ρ= g/cm3.
(2)實驗中小剛發現自己桌上沒有量筒,思考了一會兒后,他利用天平、水(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燒杯測量早餐奶的密度,操作過程如下.
①用天平測出燒杯的質量m0;
②用天平測出燒杯和裝滿水的質量m1;
③用天平測出燒杯和裝滿早餐奶的質量m2.
請你根據他測得的物理量計算出早餐奶的密度表達式ρ= (用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廣西玉林市陸川縣、博白兩縣九年級6月中考模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如圖所示的實驗電路中,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后,發現電流表、電壓表均有示數,小燈泡不亮.則故障原因是( )
A.L短路 B.L斷路 C.R斷路 D.R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廣西玉林市陸川縣、博白兩縣九年級6月中考模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聲音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以下有關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雨滴落在地面上會發出聲音,說明物體不振動也可以發聲
B.“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
C.市區內“禁鳴喇叭”是在聲音傳播的過程中減弱噪聲
D.用聲吶探測海底深度,是因為超聲波比次聲波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廣西貴港市港南區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的平底容器,其質量為0.2kg,底面積為3×10﹣3m2,內裝有1kg的水,測得容器中水的深度為20cm,若將該容器放在面積為1.5m2的水平桌中央,則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 Pa,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 Pa.(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廣西貴港市港南區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5年9月3日,如圖中的20架武裝直升機以160km/h的速度在空中組成數字“70”字樣,將抗戰勝利70周年大“寫”在 天安門廣場上空.以其中的一架直升機為參照物,其余19架直升機是 的;天安門廣場寬為500m,則直升機群飛越天安門廣場用時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九年級中考三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某小組同學利用圖甲所示的電路圖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燈泡額定電壓為3.8V、電阻約為10Ω.
①請幫該組同學將圖甲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②閉合開關后,發現電壓表示數接近電源電壓,電流表指針有明顯偏轉,移動變阻器的滑片,兩表示數均不變,原因可能是 .
③問題解決后,閉合開關,改變變阻器滑片P的位置,當小燈泡正常發光,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W.
(2)測量結束后,該小組同學用圖丙的電路圖探究歐姆定律,實驗中他們所用的定值電阻分別是5Ω、10Ω、15Ω,電源電壓為4.5V.在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電阻的關系”時,控制定值電阻兩端電壓3V不變,把定值電阻由5Ω換成10Ω,閉合開關后,下一步的操作是:將變阻器的滑片P向 (填“左”或“右”)移動,目的是 .若要完成整個實驗,選擇的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為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北京市朝陽區九年級中考模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做“探究串聯電路中的電壓規律”的實驗時,有多個燈泡可供選擇,小陽把兩只燈泡L1、L2串聯起來接到電源上,如圖所示.
(1)當分別把電壓表連在圖中AB兩點、BC兩點及AC兩點時,閉合開關S后測得的數據是UAB=0V,UBC=12V,UAC=12V,則故障可能是 .
(2)故障排除后,實驗正常進行,小陽測得了一組數據如下表:
AB間電壓UAB/V | BC間電壓UBC/V | AC間電壓UAC/V |
4 | 8 | 12 |
(3)小陽由此數據得到一個普遍的結論,即:“串聯電路的總電壓等于各串聯導體兩端電壓之和”.
小明認為小陽所得的實驗結論是不可靠的,他僅僅靠一組實驗數據測量是不能得到一個普遍結論的,要想得到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實驗結論,小明建議小陽接下來應該采取的做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