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2屆河南省濟源市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用“伏安法測導體電阻”的實驗中
(1)小強連接的實物圖如圖1,還有兩根未連上,請幫助其完成實物圖連接.
(2)請按小強連接的實物圖畫出實驗電路圖.
(3)小強在完成電路圖連接后,開始進行如下實驗:(在空白處填空)
第一步: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至 端(填A或B),使連入電路中電阻最大.
第二步:閉合開關S,調節滑片P的位置,讀出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并記錄數據.
第三步:斷開開關S,根據電壓值和電流值,求出R.
(4)若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如圖2所示,則R= .
(5)從實驗步驟看,存在的主要缺陷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新疆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九年級中考二模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天平和量筒測量形狀不規則小石塊的密度,下列步驟不需要的是( )
A.用天平測量小石塊的質量m1
B.用天平測量量筒的質量m2
C.在量筒內倒入適量的水,記下量筒中水的體積V1
D.用細線系住小石塊,浸沒在量筒的水中,記下量筒中石塊和水的總體積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九年級中考質檢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水銀的溫度降到﹣269℃時,其電阻會完全消失,這種現象叫做 現象.如果應用該現象進行遠距離輸電,電線 (選填“會”或“不會”)發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九年級中考質檢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同學想用一只“1.5V 0.45W”的小燈泡制作一個簡易手電筒,采用電壓為6V的蓄電池作電源.為了保證小燈泡在使用時不至于因為電壓太高而燒毀,該同學又從實驗室里找到了一捆標有“1Ω/cm”的電阻線.該同學應如何利用這捆電阻線才能保證小燈泡正常發光( )
A. 應并聯一段15cm長的電阻線
B. 應串聯一段15cm長的電阻線
C. 應并聯一段20cm長的電阻線
D. 應串聯一段20cm長的電阻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九年級中考質檢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沿海地區晝夜溫差較小,而內陸嘉峪關地區的晝夜溫差較大,甚至出現“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 )
A.海水的比熱容大,沙石的比熱容小
B.海水的密度小,沙石的密度大
C.海水的內能多,沙石的內能少
D.海水吸收的熱量少,沙石吸收的熱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鉤碼是很常見的實驗器材,利用鉤碼可以做很多物理實驗.
(1)如圖(1)中鉤碼從斜面頂端滾下,將 能轉化為動能,鉤碼能夠在水平面上繼續前進,是因為鉤碼具有 .
(2)如圖(1)所示,讓同一鉤碼從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靜止滾下,由圖中甲、乙、丙可知,水平面對鉤碼的摩擦力越小,鉤碼向前滾動的距離就越 (填“遠”或“近”),如果水平面對鉤碼沒有摩擦力,鉤碼將做 運動.
(3)利用鉤碼和彈簧測力計探究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實驗數據如表所示,由表中數據可知,物體受到的重力與物體的質量成 比(填“正”或“反”).
次數 | 質量m/kg | 重力G/N |
1 | 0.1 | 1 |
2 | 0.2 | 2 |
3 | 0.3 | 3 |
4 | 0.4 | 4 |
5 | 0.5 | 5 |
(4)在“探究力的大小對二力平衡影響”時,如圖(2),通過調整 來改變F1和F2的大小.
(5)在水平面上放一塊長方體海綿,將一小桌放在海綿上,發現海綿凹陷,在小桌上逐一增加鉤碼,海綿凹陷程度逐漸變大,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 的大小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千萬不要下河游泳,因為岸邊河水流速小壓強 ,河心河水流速大壓強 ,貿然下去很容易被河水推向河心深處,溺水身亡(選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是汽車司機用來將汽車頂起來(如替換輪胎)的液壓千斤頂原理圖,其小活塞與杠桿相連,司機只要對杠桿施加一個較小的作用力,就可以在大活塞上產生一個較大的作用力,把汽車頂起來.它的工作原理是 .已知小活塞與大活塞的面積之比為1:20,如果在小活塞上加50N的力,則在大活塞上可以產生的力為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