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在Rt△ABC中,∠ABC=90°,AB=8,BC=6,點D為AC邊上的動點,點D從點C出發,沿邊CA向點A運動,當運動到點A時停止,若設點D運動的時間為t秒.點D運動的速度為每秒1個單位長度.
(1)當t=2時,CD= , AD= ;
(2)求當t為何值時,△CBD是直角三角形,說明理由;
(3)求當t為何值時,△CBD是以BD或CD為底的等腰三角形?并說明理由.
【答案】(1)2,8;(2)t=3.6秒或10秒(3)t=6秒或7.2秒時
【解析】試題分析:(1)根據CD=速度×時間列式計算即可得解,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C,再根據AD=AC-CD代入數據進行計算即可得解;
(2)分①∠CDB=90°時,利用△ABC的面積列式計算即可求出BD,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解得到CD,再根據時間=路程÷速度計算;②∠CBD=90°時,點D和點A重合,然后根據時間=路程÷速度計算即可得解;
(3)分①CD=BC時,CD=6;②BD=BC時,過點B作BF⊥AC于F,根據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可得CD=2CF,再由(2)的結論解答.
試題解析:(1)t=2時,CD=2×1=2,
∵∠ABC=90°,AB=8,BC=6,
∴AC==10,
AD=AC-CD=10-2=8;
故答案是:2;8.
(2)①∠CDB=90°時,S△ABC=ACBD=
ABBC,
即×10BD=
×8×6,
解得BD=4.8,
∴CD==3.6,
t=3.6÷1=3.6秒;
②∠CBD=90°時,點D和點A重合,
t=10÷1=10秒,
綜上所述,t=3.6或10秒;
故答案為:(1)2,8;(2)3.6或10秒;
(3)①CD=BC時,CD=6,t=6÷1=6;
②BD=BC時,如圖2,過點B作BF⊥AC于F,
則CF=3.6,
CD=2CF=3.6×2=7.2,
∴t=7.2÷1=7.2,
綜上所述,t=6秒或7.2秒時,△CBD是以BD或CD為底的等腰三角形.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倡導“低碳生活”,人們常選擇以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圖(1)所示的是一輛自行車的實物圖.圖(2)是這輛自行車的部分幾何示意圖,其中車架檔AC與CD的長分別為45cm和60cm,且它們互相垂直,座桿CE的長為20cm.點A、C、E在同一條直線上,且∠CAB=75°.(參考數據:sin75°=0.966,cos75°=0.259,tan75°=3.732)
(1)求車架檔AD的長;
(2)求車座點E到車架檔AB的距離(結果精確到1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小明在大樓30米高(即PH=30米)的窗口P處進行觀測,測得山坡上A處的俯角為15°,山腳B處的俯角為60°,已知該山坡的坡度i(即tan∠ABC)為1: ,點P、H、B、C、A在同一個平面上.點H、B、C在同一條直線上,且PH⊥HC.
(1)山坡坡角(即∠ABC)的度數等于度;
(2)求山坡A、B兩點間的距離(結果精確到0.1米).
(參考數據: ≈1.414,
≈1.7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ABC中,BF平分∠ABC,AF⊥BF于點F,D為AB的中點,連接DF延長交AC于點E.若AB=10,BC=16,則線段EF的長為( )
A.2
B.3
C.4
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Rt△AOB中,∠AOB=90°,OA=3,OB=2,將Rt△AOB繞點O順時針旋轉90°后得Rt△FOE,將線段EF繞點E逆時針旋轉90°后得線段ED,分別以O,E為圓心,OA、ED長為半徑畫弧AF和弧DF,連接AD,則圖中陰影部分面積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為了進一步改進本校七年級數學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校教務處在七年級所有班級中,每班隨機抽取了6名學生,并對他們的數學學習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我們從所調查的題目中,特別把學生對數學學習喜歡程度的回答(喜歡程度分為:“A﹣非常喜歡”、“B﹣比較喜歡”、“C﹣不太喜歡”、“D﹣很不喜歡”,針對這個題目,問卷時要求每位被調查的學生必須從中選一項且只能選一項)結果進行了統計,現將統計結果繪制成如下兩幅不完整的統計圖.
請你根據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補全上面的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
(2)所抽取學生對數學學習喜歡程度的眾數是;
(3)若該校七年級共有960名學生,請你估算該年級學生中對數學學習“不太喜歡”的有多少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等腰△ABC中,其中AB=AC,∠A=40°,P是△ABC內一點,且∠1=∠2,則∠BPC等于( )
A. 110° B. 120° C. 130° D. 1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原有一大長方形,被分割成3個正方形和2個長方形后仍是中心對稱圖形.若原來該大長方形的周長是120,則分割后不用測量就能知道周長的圖形標號為(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