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為了解某區九年級學生身體素質情況,該區從全區九年級學生中隨機抽取了部分學生進行了一次體育考試科目測試(把測試結果分為四個等級:A級:優秀:B級:良好;C級:及格;D級:不及格),并將測試結果繪成了如圖兩幅不完整的統計圖.請根據統計圖中的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本次抽樣測試的學生是;
(2)求圖1中∠α的度數是°,
(3)把圖2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
(4)該區九年級有學生3500名,如果全部參加這次體育科目測試,請估計不及格的人數為 .
【答案】
(1)40
(2)144
(3)
(4)175
【解析】解:(1.)本次抽樣的人數是14÷35%=40(人), 故答案是:40;
(2.)∠α= ×360=144°,
C級的人數是40﹣16﹣14﹣2=8(人),
故答案是:144.
(3.) ;
(4.)估計不及格的人數是3500× =175(人),
故答案是:175.
(1)根據B級的人數除以B級所占的百分比,可得抽測的人數;(2)根據A級的人數除以抽測的人數,可得A級人數所占抽測人數的百分比,根據圓周角乘以A級人數所占抽測人數的百分比,可得A級的扇形的圓心角,根據有理數的減法,可得C級抽測的人數,然后補出條形統計圖;(3)根據D級抽測的人數除以抽測的總人數,可得D級所占抽測人數的百分比,根據八年級的人數乘以D級所占抽測人數的百分比,可得答案.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從甲地到乙地的鐵路路程約為615千米,高鐵速度為300千米/小時,直達;動車速度為200千米/小時,行駛180千米后,中途要停靠徐州10分鐘,若動車先出發半小時,兩車與甲地之間的距離y(千米)與動車行駛時間x(小時)之間的函數圖象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圓規兩腳形成的角α稱為圓規的張角.一個圓規兩腳均為12cm,最大張角150°,你能否畫出一個半徑為20cm的圓?請借助圖2說明理由.(參考數據:sin15°≈0.26,cos15°≈0.97,tan15°≈0.27,sin75°≈0.97,cos75°≈0.26,tan75°≈3.7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圓規兩腳形成的角α稱為圓規的張角.一個圓規兩腳均為12cm,最大張角150°,你能否畫出一個半徑為20cm的圓?請借助圖2說明理由.(參考數據:sin15°≈0.26,cos15°≈0.97,tan15°≈0.27,sin75°≈0.97,cos75°≈0.26,tan75°≈3.7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Rt△ABC中,BC=AC=2,D是斜邊AB上一個動點,把△ACD沿直線CD折疊,點A落在同一平面內的A′處,當A′D平行于Rt△ABC的直角邊時,AD的長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OAB的一邊OB在x軸的正半軸上,點A的坐標為(6,8),OA=OB,點P在線段OB上,點Q在y軸的正半軸上,OP=2OQ,過點Q作x軸的平行線分別交OA,AB于點E,F.
(1)求直線AB的解析式;
(2)若四邊形POEF是平行四邊形,求點P的坐標;
(3)是否存在點P,使△PEF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請直接寫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去爬山,在山腳看山頂角度為30°,小明在坡比為5:12的山坡上走1300米,此時小明看山頂的角度為60°,求山高( )
A.600﹣250 米
B.600 ﹣250米
C.350+350 米
D.500 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