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收集和整理數據.
某中學七(1)班學習了統計知識后,數學老師要求每個學生就本班學生的上學方式進行一次全面調查,如圖是一同學通過收集數據后繪制的兩幅不完整的統計圖,請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問題:(每個學生只選擇1種上學方式).
(1)求該班乘車上學的人數;
(2)將頻數分布直方圖補充完整;
(3)若該校七年級有1200名學生,能否由此估計出該校七年級學生騎自行車上學的人數,為什么?
【答案】(1)10,(2)見解析;(3)不能由此估計出該校七年級學生騎自行車上學的人數.
【解析】
試題分析:(1)先求出該班學生的人數,再乘以乘車上學的百分比求解即可,
(2)求出步行的人數,再補全條形統計圖,
(3)利用全面調查與抽樣調查的區別來分析即可.
解:(1)該班學生的人數為:15÷30%=50(人),
該班乘車上學的人數為:50×(1﹣50%﹣30%)=10(人),
(2)步行的人數為:50×50%=25(人),
補全條形統計圖,
(3)不能由此估計出該校七年級學生騎自行車上學的人數.
這是七(1)班數學老師要求每個學生就本班學生的上學方式進行一次全面調查,不是七年級學生上學方式的抽樣調查,收集的數據對本校七年級學生的上學方式不具有代表性.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今年某縣有1萬名初中和小學生參加全國義務教育質量抽測,為了了解1萬名學生的抽測成績,從中抽取500名學生抽測成績進行統計分析,在這個問題中數據500是( )
A.總體
B.個體
C.一個樣本
D.樣本容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低碳環保,你我同行”.兩年來,揚州市區的公共自行車給市民出行帶來切實方便.電視臺記者在某區街頭隨機選取了市民進行調查,調查的問題是“您大概多久使用一次公共自行車?”,將本次調查結果歸為四種情況:A.每天都用;B.經常使用;C.偶爾使用;D.從未使用.將這次調查情況整理并繪制如下兩幅統計圖如圖2:
根據圖中的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本次活動共有 位市民參與調查;
(2)補全條形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
(3)扇形統計圖中A項所對應的圓心角的度數為
(4)根據統計結果,若該區有46萬市民,請估算每天都用公共自行車的市民約有多少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彈簧的長度與所掛物體質量之間的關系如下表:
所掛物體的質量/千克 | 0 | 1 | 2 | 3 | 4 | 5 |
彈簧的長度/厘米 | 10 | 10.4 | 10.8 | 11.2 | 11.6 | 12 |
(1)如果所掛物體的質量用x表示,彈簧的長度用y表示,請直接寫出y與x滿足的關系式.
(2)當所掛物體的質量為10千克時,彈簧的長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課題組為了解全市八年級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在一次數學檢測中,從全市24000名八年級考生中隨機抽取部分學生的數學成績進行調查,并將調查結果繪制成如下圖表:
分數段 | 頻數 | 頻率 |
| 20 | 0.10 |
60≤ | 28 | 0.14 |
70≤ | 54 | 0.27 |
80≤ | 0.20 | |
90≤ | 24 | 0.12 |
100≤ | 18 | |
110≤ | 16 | 0.08 |
請根據以上圖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表中和
所表示的數分別為:
= ,
= ;
(2)請在圖中,補全頻數分布直方圖;
(3)如果把成績在90分以上(含90分)定為優秀,那么該市24000名八年級考生數學成績為優秀的學生約有多少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