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已知:如圖,在矩形ABCD中,對角線AC與BD相交于點O,過點C,D分別作BD,AC的平行線,兩線相交于點P.
(1)求證:四邊形CODP是菱形;
(2)當矩形ABCD的邊AD,DC滿足什么關系時,菱形CODP是正方形?請說明理由.
【答案】(1)詳見解析;(2)當矩形ABCD的邊AD=DC,菱形CODP是正方形,理由詳見解析.
【解析】
(1)根據DP∥AC,CP∥BD,即可證出四邊形CODP是平行四邊形,由矩形的性質得出OC=OD,即可得出結論;
(2)利用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分析得出答案.
(1)證明:∵DP∥AC,CP∥BD
∴四邊形CODP是平行四邊形,
∵四邊形ABCD是矩形,
∴BD=AC,OD=BD,OC=
AC,
∴OD=OC,
∴四邊形CODP是菱形;
(2)解:當矩形ABCD的邊AD=DC,菱形CODP是正方形,
理由:∵四邊形ABCD是矩形,
∴AO=CO,
又∵AD=DC,
∴DO⊥AC,
∴∠DOC=90°,
∴菱形CODP是正方形.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點A、B和線段MN都在數軸上,點A、M、N、B對應的數字分別為﹣1、0、2、11.線段MN沿數軸的正方向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移動,移動時間為t秒.
(1)用含有t的代數式表示AM的長為
(2)當t= 秒時,AM+BN=11.
(3)若點A、B與線段MN同時移動,點A以每秒2個單位速度向數軸的正方向移動,點B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向數軸的負方向移動,在移動過程,AM和BN可能相等嗎?若相等,請求出t的值,若不相等,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一個點從數軸上的原點開始,先向右移動3個單位長度,再向左移動5個單位長度,可以看到終點表示的數是-2.已知點A,B是數軸上的點,請參照圖并思考,完成下列各題.
(1) 若點A表示數,當點A向_____ 移動_____個單位長度時,所表示的數恰好是4的相反數.
(2) 若點A表示數,點B表示數4,當點B不動時,點A向_____移動_____個單位長度或向_____移動_____個單位長度,此時A,B兩點間的距離是6.
(3) 若點A表示數2,將A點向左移動6個單位長度,再向右移動3個單位長度后到達點B,則B表示的數是________,此時 A,B兩點間的距離是________.
(4)若A點表示數為a,將A點向右移動b個單位長度,再向左移動c個單位長度后到達點B,則點B表示的數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如圖1的二維碼可以進行身份識別.某校建立了一個身份識別系統,圖2是某個學生的識別圖案,黑色小正方形表示1,白色小正方形表示0.將第一行數字從左到右依次記為,
,
,
,那么可以轉換為該生所在班級序號,其序號為
.如圖2第一行數字從左到右依次為0,1,0,1,序號為
,表示該生為5班學生.表示6班學生的識別圖案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了解某水庫養殖魚的有關情況,從該水庫多個不同位置捕撈出200條魚,稱得每條魚的質量(單位:千克),并將所得數據分組,繪制了直方圖
(1)根據直方圖提供的信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落在________范圍內.
(2)估計數據落在1.00~1.15中的頻率是________.
(3)將上面捕撈的200條魚分別作一記號后再放回水庫.幾天后再從水庫的多處不同的位置捕撈150條魚,其中帶有記號的魚有10條,請根據這一情況估算該水庫中魚的總條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知道,一個數在數軸上所對應的點與原點之間的距離就是這個數的絕對值。那么任意兩個數與它們在數軸上所對應的點之間的距離又有什么關系呢?
(1)如圖所示,-3,-1,2,4在數軸上分別對應點。
則①點與原點之間的距離為_______________;②
兩點之間的距離為_____________;
③兩點之間的距離為______________;④
兩點之間的距離為_______________。
你的結論:如果兩個數在數軸上分別對應點
,那么
與
兩點之間的距離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
的式子表示)
(2)利用(1)的結論解決下列問題:
已知數軸上點對應
,點
對應3,且
與
之間的距離是8,求
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均勻的正四面體的各面依次標有1,2,3,4四個數字,小明做了60次投擲試驗,結果統計如下:
朝下數字 | 1 | 2 | 3 | 4 |
出現的次數 | 16 | 20 | 14 | 10 |
(1)求上述試驗中“2朝下”的頻率;
(2)隨機投擲正四面體兩次,請用列表或畫樹狀圖法,求兩次朝下的數字之和大于5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背景知識]數軸是初中數學的一個重要工具,利用數軸可以將數與形完美的結合.研究數軸我們發現了許多重要的規律:數軸上A點、B點表示的數為a、b,則A,B兩點之間的距離AB=|a﹣b|,若a>b,則可簡化為AB=a﹣b;線段AB的中點M表示的數為.
[問題情境]
已知數軸上有A、B兩點,分別表示的數為﹣10,8,點A以每秒3個單位的速度沿數軸向右勻速運動,點B以每秒2個單位向左勻速運動.設運動時間為t秒(t>0).
[綜合運用]
(1)運動開始前,A、B兩點的距離為 ;線段AB的中點M所表示的數 .
(2)點A運動t秒后所在位置的點表示的數為 ;點B運動t秒后所在位置的點表示的數為 ;(用含t的代數式表示)
(3)它們按上述方式運動,A、B兩點經過多少秒會相遇,相遇點所表示的數是什么?
(4)若A,B按上述方式繼續運動下去,線段AB的中點M能否與原點重合?若能,求出運動時間,并直接寫出中點M的運動方向和運動速度;若不能,請說明理由.(當A,B兩點重合,則中點M也與A,B兩點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拋物線與x軸交于A(1,0)、B(﹣3,0)兩點,與y軸交于點C(0,3),設拋物線的頂點為D.
(1)求該拋物線的解析式與頂點D的坐標;
(2)試判斷△BCD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