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對于一個圖形,通過兩種不同的方法計算它的面積,可以得到一個數學等式,例如圖1可以得到等式(a+b)2=a2+2ab+b2,請解各下列問題:
(1)寫出圖2中所表示的數學等式 .
(2)利用(1)中得到的結論,解決下面的問題:若a+b+c=10,ab+ac+bc=35,則a2+b2+c2= .
(3)小明同學用圖3中x張邊長為a的正方形,y張邊長為b的正方形,z張邊長分別為a、b的長方形紙片拼出一個面積為(5a+7b)(9a+4b)長方形,則x= ,y= ,z= .
【答案】(1)(a+b+c)2=a2+b2+c2+2ab+2bc+2ac;(2)30;(3)45,28,83.
【解析】
(1)根據圖形,利用面積的不同計算方法可以寫出相應的等式;
(2)根據(1)中的結果和a+b+c=10,ab+ac+bc=35,可以求得所求式子的值;
(3)將(5a+7b)(9a+4b)展開,即可得到x、y、z的值,本題得以解決.
解:(1)由圖可得,圖2中所表示的數學等式是:(a+b+c)2=a2+b2+c2+2ab+2bc+2ac,
故答案為:(a+b+c)2=a2+b2+c2+2ab+2bc+2ac;
(2)∵(a+b+c)2=a2+b2+c2+2ab+2bc+2ac,a+b+c=10,ab+ac+bc=35,
∴a2+b2+c2=(a+b+c)2-(2ab+2bc+2ac)=102﹣2×35=100﹣70=30,
故答案為:30;
(3)∵(5a+7b)(9a+4b)=45a2+20ab+63ab+28b2=45a2+83ab+28b2,且邊長為a的正方形,邊長為b的正方形,邊長分別為a、b的長方形的面積分別為:a2,b2,ab,
∴x=45,y=28,z=83,
故答案為:45,28,83.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B兩地相距4km,上午8:00時,亮亮從A地步行到B地,8:20時芳芳從B地出發騎自行車到A地,亮亮和芳芳兩人離A地的距離S(km)與亮亮所用時間t(min)之間的函數關系如圖所示,芳芳到達A地時間為( )
A. 8:30 B. 8:35 C. 8:40 D. 8: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如圖,、
、
分別為數軸上的三個點,
點對應的數為60,
點在
點的左側,并且與
點的距離為30,
點在
點左側,
點到
距離是
點到
點距離的4倍.
(1)求出數軸上點對應的數及
的距離.
(2)點從
點出發,以3單位/秒的速度項終點
運動,運動時間為
秒.
①點點在
之間運動時,則
_______.(用含
的代數式表示)
②點在
點向
點運動過程中,何時
、
、
三點中其中一個點是另外兩個點的中點?求出相應的時間
.
③當點運動到
點時,另一點
以5單位/秒速度從
點出發,也向
點運動,點
到達
點后立即原速返回到
點,那么
點在往返過程中與
點相遇幾次?直接寫出相遇是
點在數軸上對應的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端午節,在大明湖舉行第七屆會民健身運動會龍舟賽中,甲、乙兩隊在500米的賽道上,所劃行的路程y(m)時間x(min)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①乙隊比甲隊提前0.25min到達終點
②當乙隊劃行110m時,仍在甲隊后面;
③當乙隊劃行200m時,已經超過甲隊
④0.5min后,乙隊比甲隊每分鐘快40m
A.1個B.2個C.3個D.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數1個1,2個,3個
,…,n個
(n為正整數)順次排成一列:1,
,
,
,
,
,…,
,
,…,記a1=1,a2=
,a3=
,…,S1=a1,S2=a1+a2,S3=a1+a2+a3,…,Sn=a1+a2+…+an,則S2018=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為⊙O的直徑,C為⊙O上一點,經過點C的切線交AB的延長線于點E,AD⊥EC交EC的延長線于點D,AD交⊙O于F,FM⊥AB于H,分別交⊙O、AC于M、N,連接MB,BC.
(1)求證:AC平分∠DAE;
(2)若cosM=,BE=1,①求⊙O的半徑;②求FN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蝸牛從點出發,在一條數軸上來回爬行,規定:向正半軸運動記作“+”,向負半軸運動記作“-”,從開始到結束爬行的各段路程(單位:
)依次為:+7,-5,-10,-8,+9,-6,+12,+4.
(1)若點在數軸上表示的數為-3,則蝸牛停在數軸上何處,請通過計算加以說明;
(2)蝸牛在(1)題在數軸上停的位置作以下運動:第1次向左移動1個單位長度至點,第2次從
點向右移動2個單位長度至
點,第3次從
點向左移動3個單位長度至
點,第4次從
點向右移動4個單位長度至
點,…,依此類推.這樣第2019次移動到的點在數軸上表示的數為(請直接寫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ABC中,∠A=160°.第一步:在△ABC上方確定一點A1,使∠A1BA=∠ABC,∠A1CA=∠ACB,如圖1,則∠A1的度數為__;第二步:在△A1BC上方確定一點A2,使∠A2BA1=∠A1BA,∠A2CA1=∠A1CA,如圖2.照此下去,至多能進行___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