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有子曰:“禮①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
【注】①禮:在春秋時代,“禮”泛指奴隸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范。這里的“禮”,既指“周禮”中的禮節、儀式,也指人們的道德規范。
孔子也曾說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請結合上面的選段,簡要說說你對孔子這句話的理解。
答:
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和諧的關系,但對事情的看法卻不盲目附和;而小人習慣于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不講求原則,但在內心深處卻并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態度。“同而不和”不可能導致真正的和諧,只有“和而不同”才是正確的致“和”之道。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