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AB是⊙O的一條弦,E是AB的中點,過點E作EC⊥OA于點C,過點B作⊙O的切線交CE的延長線于點D.
(1)求證:DB=DE;
(2)若AB=12,BD=5,求⊙O的半徑.
【答案】(1)證明見解析;(2).
【解析】試題分析:(1)由切線性質及等量代換推出∠4=∠5,再利用等角對等邊可得出結論;
(2)由已知條件得出sin∠DEF和sin∠AOE的值,利用對應角的三角函數值相等推出結論.
試題解析:(1)∵DC⊥OA, ∴∠1+∠3=90°, ∵BD為切線,∴OB⊥BD, ∴∠2+∠5=90°, ∵OA=OB, ∴∠1=∠2,∵∠3=∠4,∴∠4=∠5,在△DEB中, ∠4=∠5,∴DE=DB.
(2)作DF⊥AB于F,連接OE,∵DB=DE, ∴EF=BE=3,在 RT△DEF中,EF=3,DE=BD=5,EF=3 , ∴DF=
∴sin∠DEF=
=
, ∵∠AOE=∠DEF, ∴在RT△AOE中,sin∠AOE=
,
∵AE=6, ∴AO=.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為⊙O的直徑,C為⊙O上一點,CD⊥AB于點D.P為AB延長線上一點,∠PCD=2∠BAC.
(1)求證:CP為⊙O的切線;
(2)若BP=1,CP=,求 ⊙O的半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直角坐標系中,直線y=x+m與y=在第一象限交于點A,且與x軸交于點C,AB⊥x軸,垂足為B,且S△AOB=1.
(1)求m的值;
(2)求△ABC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將一條數軸在原點和點
處各折一下,得到一條“折線數軸”,圖中點
表示-12,點
表示10,點
表示20,我們稱點
和點
在數軸上相距32個長度單位.動點
從點
出發,以2單位/秒的速度沿著“折線數軸”的正方向運動,從點
運動到點
期間速度變為原來的一半,之后立刻恢復原速;同時,動點
從點
出發,以1單位/秒的速度沿著折線數軸的負方向運動,從點
運動到點
期間速度變為原來的兩倍,之后也立刻恢復原速.設運動的時間為
秒.則:
(1)動點從點
運動至點
需要時間多少秒?
(2)若,
兩點在點
處相遇,則點
在折線數軸上所表示的數是多少?
(3)求當為何值時,
、
兩點在數軸上相距的長度與
、
兩點在數軸上相距的長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大正方形內有兩個大小一樣的長方形ABCD和長方形EFGH,且AB,AD,EF,EH分別在大正方形的四條邊上,大正方形內有個小正方形與兩長方形有重疊(圖中兩個長方形形狀的陰影部分),若B兩正方形的周長分別為44與30,且AB=EH=6,AD=EF=3,則兩陰影部分的周長和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是⊙O的直徑,弦CD⊥AB ,垂足為H,連接AC,過上一點E作 EG∥AC 交CD的延長線于點G,連接AE交CD于點F,且EG=FG .
(1)求證:EG是 ⊙O 的切線;
(2)延長AB交GE的延長線于點M ,若tanG=,AH=2,求 EM 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把巴城建成省級文明城市,特在每個紅綠燈處設置了文明監督崗,文明勸導員老張某天在市中心的一十字路口,對闖紅燈的人數進行統計.根據上午7:00~12:00中各時間段(以1小時為一個時間段),對闖紅燈的人數制作了如圖所示的扇形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但均不完整.請你根據統計圖解答下列問題:
(1)問這一天上午7:00~12:00這一時間段共有多少人闖紅燈?
(2)請你把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并求出扇形統計圖中9~10點,10~11點所對應的圓心角的度數.
(3)求這一天上午7:00~12:00這一時間段中,各時間段闖紅燈的人數的眾數和中位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