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鷓鴣天•建康上元作
[宋]趙鼎
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技。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
花弄影,月流輝。水精宮殿五云飛。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東風淚滿衣。
注:①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節。②華胥夢:傳說黃帝夢游華胥之國,該國社會繁榮祥和。
(1)從對比手法的角度簡要分析本詩。(4分)
(2)這首詞第二句中的“驚”字能換成“見”字嗎?為什么?(4分)
(1)上片寫南渡后客居的悲涼,下片寫當年全盛時的歡樂;結尾兩句又從歡樂的高潮跌入悲愴深淵。(1分)以今日悲涼對比昔日全盛,以往昔歡樂對比現實悲哀。(1分)對比手法沖破時空束縛,把悲國之思、愛國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2分)(意思對即可,但必須涉及對比點,對比了什么,對比的意義所在這幾個方面)
(2)不能換成“見”。(1分)因為“驚”字與“那知”呼應,不但表現時序推移之速,而且寫出如夢初醒之情,充分表達恨時思國的愛國情懷。(2分)而“見”字僅是客觀敘述,不能充分表達作者的情態和情懷。(1分)(意思對即可,但必須答出兩者的區別,必須確定一方。如答可以換,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但不能得滿分。)解析: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