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遼寧省遼陽九中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質量檢測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為了研究生命你能夠否自然發生的 問題,19世紀60年代,法國學者巴斯德進行了 著名的 鵝頸燒瓶試驗 :
⑴ 鵝頸燒瓶放入培養液后要進行滅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第一步實驗的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第二步的實驗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的變量是( )
A、瓶的大小B、細菌的有C、無肉湯的多少
(5)巴斯德的鵝頸燒瓶試驗是否經過重復多次才能得出結論?( )
A、是 B、不是
(6)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方法( )
A、巴氏消毒法B 、腌制法 C、脫水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年山東省聊城市中考模擬生物試卷(一)(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5分)科學探究通常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分析結果和得出結論幾個環節。請回答科學探究上述環節的有關問題。
(1)提出問題:當你搬開花盆看到鼠婦時,鼠婦很快就爬走了。以下據此情景提出的幾個問題,哪一個不夠具體、明確?( )
A.鼠婦為什么會爬走呢?
B.鼠婦爬走是因為環境變明亮了嗎?
C.鼠婦爬走是因為搬動花盆對它產生了刺激嗎?
(2)作出假設:許多作物是在春天氣候轉暖后播種的,天寒地凍不適合播種。由此可以對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作出的假設是 。
(3)設計實驗:為證明細菌對植物遺體的分解作用,某小組的同學分別提出了三種實驗方案,請判斷哪個實驗方案更能說明問題。 ( )
A.將甲組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暴露在空氣中。
B.將甲組滅菌后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暴露在空氣中。
C.將甲乙兩組都進行滅菌,甲組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接種細菌后放在無菌條件下。
(4)實施實驗:“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實驗中,某同學用量筒先量取2毫升唾液倒入試管中,馬上再用同一個量筒量取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只試管中,以形成對照。
這種操作方式不夠嚴謹,請加以改正。
。
(5)分析結果和得出結論:晚上,將金魚藻放在盛有水的試管中,將試管先后放在離白熾燈不同距離處,觀察試管中產生的氣泡數目。收集到了如下表所示的數據。
試管與燈的距離(厘米) | 10 | 20 | 30 | 40 |
每分鐘產生的氣泡數(個) | 60 | 25 | 10 | 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年山東省聊城市中考模擬生物試卷(二)(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9分)在學習了細菌和真菌的知識后,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對洗手前后細菌和真菌數量變化情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下是該小組同學的討論對話,請你幫他們完成實驗并回答:
甲:洗手前后,手上的細菌和真菌一樣多嗎?
乙:利用培養基,怎樣證明手上有細菌和真菌呢?
丙:將手上的細菌和真菌在培養基上接種時,需要設計對照實驗。
(1)若以甲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那么你所做出的假設應是 。
(2)請你幫他們將下面培養細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驟進行排序: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A.培養 | B.接種 |
C.觀察 | D.配制培養基,高溫滅菌后冷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年山東省聊城市中考模擬生物試卷(二)(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4分)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設計圖A實驗裝置所探究的問題是___ __________;實驗進行一段時間以后,用手擠壓塑料袋,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澄清的石灰水____ ____;在實驗過程中選用黑色塑料袋,是為了避免植物因進行_______作用而影響實驗效果。
(2)裝置圖B中是18世紀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利做的一個有名的實驗。據此實驗他得出的結論是植物能夠更新因為動物呼吸變得污濁的空氣。請你大膽地推測普利斯特利隨后可能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1-2012學年福建省泉州一中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下圖是探究唾液對淀粉消化作用的實驗,請根據題意回答問題:(4分)
(1)實驗時,取兩只試管,分別加入2ml的漿糊,再向2號試管加入2ml唾液,向1號試管加入____________。
(2)燒杯中的1號、2號試管適宜放置在_____℃的溫水中,效果較好。
(3)十分鐘后,再往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加2滴碘液,預期2號試管________(填“變藍”或“不變藍”),該現象說明2號試管中的淀粉已經被淀粉酶分解了。由此可見,淀粉在人體消化道內消化的起點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山東省臨淄外國語實驗學校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生物試卷(3)(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敬仲中學--翟振亮)某生物學習小組開展“環境水質對青蛙受精卵孵化的影響”的探究活動:制作2組生態瓶并編號,A組各加入200ml的清水,B組加入200ml一定濃度的污水;然后各放入100粒青蛙卵到瓶中,在相同適宜的環境中孵化。請分析作答。
(1). (1分) 實驗時需要定時觀察記錄的主要內容是 。
(2). (2分) 他們選取受精卵數量為100粒而不是5粒的是 。
(3). (2分) 若其中有一組孵化出小蝌蚪的數量少且部分形態異常,你估計是 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山東省臨淄外國語實驗學校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生物試卷(3)(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敬仲中學--翟振亮)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影響甘薯(俗稱地瓜)生長發育的環境因素”, 做了如下實驗:
①取一樣大小的4個花盆,分別裝入同種等量的土壤,并編號。
②將16棵同品種、生長狀況相同的帶芽甘薯分別種入4個花盆中,每個花盆中4棵。
③再將4個花盆分別放在表中設置的環境中(見下表),并觀察記錄甘薯的生長狀況。請回答下列問題:
(1)③號和④號進行對照,變量是 ;預測實驗結果都不會生長發育,這說明設計對照實驗時除變量不同外,其余的條件應該 。
(2) 本實驗探究了 環境因素對甘薯生長發育的影響。
(3)請預測:一段時間后,生長狀況最佳的是 號花盆的甘薯。
(4 該小組同學在做實驗時,將實驗沒用完剩下的甘薯放在實驗桌上,忘記處理了,過了幾星期后,發現這些甘薯的芽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發育,只是甘薯個體比原來明顯小了很多。請分析這主要是 消耗甘薯內的有機物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山東省臨淄外國語實驗學校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生物試卷(2)(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齊陵一中----劉翠紅)(5分)為了探究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發育形態變化的影響,某同學利用30只大小、發育狀況相似的蝌蚪,制定并實施如下實驗計劃:
⑴.將3個玻璃缸分別編為1號,2號,3號。
⑵.在3個玻璃缸中分別放入2000mL提前晾曬3~4天的自來水和等量的新鮮水草,然后在每個玻璃缸中放入10只蝌蚪。
⑶.在1號玻璃缸中加入甲狀腺激素5mg;在2號玻璃缸中加入甲狀腺抑制劑(甲硫咪唑)5mg.3號玻璃缸作為對照,缸中不加藥.
⑷.向1號,2號玻璃缸連續投藥7天,每天一次,藥量相同.在喂養過程中,每兩天換一次水,每次換3/4的水,每天還需喂飯粒少許。
⑸.每隔1天(或2天)觀察一次,觀察時用小網將蝌蚪撈出來放在培養皿中,再將培養皿放在坐標紙上(1mm×1mm),觀察并且測量蝌蚪的體長變化,前肢和后肢的生長情況,尾的變化等,特別要注意觀察1號玻璃缸中蝌蚪的形態變化。
⑹.連續觀察10~20天,把每次觀察,測量到的結果記錄下來。
請分析回答:
⑴選取蝌蚪為實驗材料的原因是其發育過程為__________.
⑵要說明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發育的影響,本實驗中共有___組對照實驗。
⑶預測結果:1號缸蝌蚪______________;3號缸蝌蚪按正常時間發育成蛙;2號缸蝌蚪則_______________,此實驗結果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山東省臨淄外國語實驗學校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生物試卷(2)(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齊陵一中----劉翠紅)(5分)為了比較不同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
⑴任選兩種水果A和水果B。將水果切碎放到研缽中擠出汁液或用榨汁機榨出汁液。
⑵.將這兩種新鮮的汁液分別倒入兩個潔凈、干燥的小燒杯中。
⑶.取2支潔凈、干燥的試管,分別注入________的高錳酸鉀溶液約2毫升。
⑷. 取一支潔凈、干燥的滴管,吸取水果A汁液,逐滴地滴入試管中,邊滴、邊振蕩、邊觀察。當高錳酸鉀溶液褪去顏色后記錄下汁液的滴數。
⑸.參照上面的方法,用上述滴管測試水果B汁液,記錄下汁液的滴數并與水果A汁液的滴數進行比較,就可以得出結論了。
記錄結果如下:
水果的名稱 | 滴入的汁液的滴數 |
A | 9 |
B | 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山東省臨淄外國語實驗學校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生物試卷(1)(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高陽中學姜巖巖)紫背天葵是一種保健型蔬菜,菜農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對其進行繁殖。對扦插材料處理的方法不同,將影響扦插的成活率。在處理扦插的莖段時,在莖段下方是切成水平切口?還是切成斜向切口?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探究哪種處理方法更容易使莖段成活。(5分)
(1)實驗變量是 。
(2)作出的假設是 。
(3)實驗步驟:①準備20支生長良好的紫背天葵枝條,將它們剪成保留2個節的莖段,按要求處理莖段葉片和莖段上方切口。②將以上準備的莖段分成均等的兩份,分別標上標簽A與B。將A組的莖段下方切成 。將B組的莖段下方切成 。③將兩組的莖段按要求插入沙性土壤中,在 的環境條件下培育。
(4)觀察記錄:每天定時觀察A、B兩組的莖段看哪組先長出新葉,作好記錄。
(5)預測結果得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