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呼出氣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是在哪些部位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氣體相比產生的( )
A. 肺泡B. 紅細胞C. 組織細胞D. 組織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顯微鏡對光時,應首先( )
A.轉動低倍物鏡,使其對準通光孔 B.轉動高倍物鏡,使其對準通光孔
C.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D.轉動轉換器,使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人體心臟及其相連血管的解剖圖,請識圖并回答
(1)體循環開始于[______]
(2)心臟的四個腔中流靜脈血的是______(填圖中序號)。
(3)人生病后靜脈注射藥物藥物最先進入心臟的哪個腔?(填序號)______
(4)與A相連的血管是[______].它內流動的是______血。
(5)將離體心臟的下腔靜脈扎緊把清水從4注人心臟,心腔里容納不下的清水將由圖中[______]肺動脈流出
(6)圖中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瓣膜的結構是[______]和[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人體新陳代謝示意圖,其中A~E表示相關組織、器官或系統,a~d表示相關物質,①②表示生理過程。請分析回答問題
(1)淀粉在A系統內最終被分解成______進入B,①表示______過程。
(2)若C表示肺泡,則過程②是通過______實現的,經過B和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血液中的______含量增高。
(3)人體代謝廢物的排出需通過圖中______排出體外。
(4)物質d的形成包括______和______兩個生理過程
(5)氧氣進入組織細胞后,在細胞的______內被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結構功能與生活環境相適應。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 根尖的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適于吸收水分 B. 昆蟲體表包著堅韌的外骨骼適于陸生生活
C. 小腸內含有多種消化液適于吸收營養物質 D. 毛細血管管壁薄適于與細胞進行物質交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有句俗話“捅了馬蜂窩,定要挨蜂蟄.”一旦被一只馬蜂蟄了,就會很快遭到成群馬蜂的圍攻,這是因為其他馬蜂( )
A.看到了攻擊目標
B.看到了第一只馬蜂的舞蹈動作
C.嗅到了第一只馬蜂釋放的氣味
D.聽到了第一只馬蜂飛行的聲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我市某地因地制宜發展綠色農業,種植大棚蔬菜,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如圖圖示中,圖一是晴朗的夏季一晝夜內大棚中二氧化碳(CO2)濃度的變化曲線;圖二中A、B、C、D為大棚蔬菜葉肉細胞內的四種生理狀況,圖中①②分別為葉肉細胞中的線粒體、葉綠體。請據圖回答問題:
(1)大棚蔬菜根系吸收的水分,通過根、莖、葉中的________運送到葉肉細胞,絕大部分通過氣孔散失到環境中。
(2)某同學在圖一中曲線上標注了a、b、c、d、e五點,其中,大棚內蔬菜在一天中有機物儲存最少時對應的點是______。在曲線ab、de段,大棚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葉肉細胞在圖一c點的生理狀況與圖二中______(填序號)所示的生理狀況相匹配。
(4)請你利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為大棚蔬菜種植戶提出一條增產的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人體部分代謝示意圖。圖中a、b、c
表示物質,A、B表示生理過程,Ⅰ、Ⅱ表示腎單位的兩種結構。請據圖分析作答:
(1)物質a是淀粉消化的最終產物,有多種消化液參與了淀粉的消化,其中在小腸中參與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
(2)圖2中曲線CD段所對應的呼吸過程中,膈肌處于_________(填甲或乙)狀態。
(3)物質b進入血液后由_________運輸。a和b最終進入組織細胞被氧化分解,釋放出其中的能量,用于各項生命活動。
(4)圖3所示的是進入和離開身體某器官時,血液內四種物質的相對含量變化情況,該器官是_________。(選填:腎臟、小腸、大腦、肺)
(5)如圖1健康人的Ⅱ末端流出中的液體與Ⅰ中液體相比,尿素的濃度大大增加,而全部的________等對人體有用的物質重新回到了血液,這一變化是生理過程B完成的。
(6)正常人生長的速度在不同年齡段會發生變化,主要是因為________(填激素名稱)的量在不同年齡段會發生相應變化。
(7)2019年底開始,新冠肺炎正在世界范圍內流行,由于新型冠狀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能寄生于________中,注射疫苗是有效的預防措施,這屬于______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