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在光下在葉綠體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放出氧氣的過程;
蒸騰作用是水分以氣體狀態通過葉片表皮上的氣孔從植物體內散失到植物體外的過程;
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線粒體里把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能量的過程.
解答 解:(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在光下在葉綠體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放出氧氣的過程,圖中將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時,目的是讓里面的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然后用①號試管收集里面的氣體后取出試管,將一支帶火星的木條伸進①號試管內,結果木條復燃了,我們知道氧氣有幫助燃燒的特性,因此證明此氣體是氧氣.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公式是:二氧化碳+水$→_{葉綠體}^{光}$有機物+氧氣.
(2)在乙裝置中,天竺葵用黑色塑料袋罩住,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可以進行呼吸作用,有機物徹底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將瓶內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特性);所以乙裝置驗證的是植物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其反應式是: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實驗選用黑的塑料袋,是為了避免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而影響呼吸作用的實驗效果.
(3)水分以氣體狀態通過葉片表皮上的氣孔從植物體內散失到植物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在白天,植物除進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外還進行蒸騰作用.因此,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通過蒸騰作用散失的水蒸氣會在塑料袋的內壁上凝結成小水珠.
莖的木質部有導管,可以從下向上運輸水分和無機鹽.
(4)乙圖,將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處3-4小時,無光植物不進行光合作用,只進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線粒體里把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過程,二氧化碳有一個特性就是能把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他將塑料袋中氣體通入②號試管,結果發現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由此得出結論是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放出的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1)氧氣;二氧化碳+水$→_{葉綠體}^{光}$有機物+氧氣
(2)光合;光照
(3)蒸騰作用;導管
(4)呼吸;二氧化碳
點評 明確實驗目的,確定實驗原理,遵循實驗原則,選擇實驗材料,設計實驗步驟,預測實驗結果,是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大腦 | B. | 小腦 | C. | 腦干 | D. | 脊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光合作用需要光才能進行,并釋放氧氣 | |
B. | 光合作用的條件之一是光,產物有淀粉 | |
C. | 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淀粉和氧氣 | |
D. | 光合作用有光無光都可以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反射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 | |
B. | 該反射神經傳導的途徑是①→②→③→④→⑤ | |
C. | M由神經纖維構成的,N由神經元的胞體構成 | |
D. | 若只有N處受損,則病人不能感知到膝跳反射的完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