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生態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2)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即生態平衡.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由于這種能力與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有關,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越多,這種能力就越強;但這個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平衡就會被破壞.
解答 解:(1)在生物學上,把二氧化碳、草、蛇等影響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通稱為生態因素.
(2)隨著鼠的捕食過程,食物中貯存的 能量進入蛇的體內,說明生態系統中有 物質和能量流動.如果過度捕殺蛇,鼠的數量增加,短時間內會導致草的數量大量 減少,易導致該生態系統失去平衡.細菌、真菌作為 分解者,在維持自然界的 生態平衡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停止捕殺蛇之后一段時間,該生態系統又會達到穩定狀態,這是由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 自我調節能力.
故答案為:(1)生態因素;
(2)能量;物質和能量;減少;分解者;生態平衡;自我調節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實際問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進食時分泌唾液 | |
B. | 沙子進入人的眼中使人流淚 | |
C. | 電視播報“玉樹大地震”的悲壯場面時,人們難過的哭了 | |
D. | 叩擊膝蓋下的韌帶,小腿突然向前跳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肋骨上升,膈舒張而上升 | B. | 肋骨下降,膈舒張而上升 | ||
C. | 肋骨上升,膈收縮而下降 | D. | 肋骨下降,膈舒張而下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別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溫度(單位:℃) | 16 | 19 | 22 | 25 | 28 |
暗處理1小時后質量的變化(單位:mg) | -1 | -2 | -3 | -4 | -2 |
光照后1小時與暗處理前的質量變化(單位:mg) | +1 | +2 | +3 | +4 | +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動脈血管中流動的一定是動脈血,靜脈血管中的流動的不一定是靜脈血 | |
B. | 經過腎臟后,血液中的尿素減少 | |
C. | 注射含免疫物質的血清來治療毒蛇咬傷稱為人工被動免疫 | |
D. | 血清中有凝集素,紅細胞上有凝集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