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
(2)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這種關系的,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
(3)物質能量沿著食物鏈、食物網流動并逐級遞減;有毒物質在生物體內不易分解和排出,隨著食物鏈和食物網逐級積累.
解答 解:(1)生態系統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圖中生態系統中還缺少非生物部分,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并將光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動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它們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隨著攝食,食物中的物質和能量也進入動物體內,因此圖中的草屬于生產者,蛇、鼠、貓頭鷹等動物屬于消費者.
(2)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該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草→鼠→貓頭鷹;草→鼠→蛇→貓頭鷹;草→食草昆蟲→吃蟲的鳥→貓頭鷹;草→食草昆蟲→蜘蛛→吃蟲的鳥→貓頭鷹;草→食草昆蟲→蜘蛛→青蛙→蛇→貓頭鷹;草→食草昆蟲→青蛙→蛇→貓頭鷹.其中最長的是:草→食草昆蟲→蜘蛛→青蛙→蛇→貓頭鷹.
生態系統的功能是進行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它們是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進行的.因為每一個營養級都會通過呼吸作用散失很多能量,所以,能量在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傳遞時,具有單向性和逐級遞減并且是不循環的特點.
(3)在生態系統中有毒物質(重金屬等)在食物鏈中隨著營養級別的增高有富集現象,營養級別越高所積累的有毒物質越高.該生態系統中貓頭鷹的營養級別最高,體內積累的有毒物質最多.
(4)如果貓頭鷹的數量大量減少,則鼠會由于失去貓頭鷹的制約而大量繁殖,導致數量大量增加,鼠直接以草為食,因此短時間內草會減少.
故答案為:(1)生物;非生物;生產者;消費者;
(2)草→食草昆蟲→蜘蛛→青蛙→蛇→貓頭鷹;物質;能量;
(3)貓頭鷹;
(4)減少.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實際問題,知道生態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應快速進行,次數越多越好 | |
B. | 應與正常呼吸頻率相當,每分鐘16~18次 | |
C. | 應緩慢而充分地進行,大約10次即可 | |
D. | 應保證30次以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血液在肺部氣體交換后氧氣減少 | B. | 二氧化碳從血液擴散到肺泡中 | ||
C. | 氧氣到血液中后會與血紅蛋白結合 | D. | 氧氣從肺泡擴散到血液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氧氣 氧氣 | B. | 二氧化碳 氧氣 | ||
C. | 氧氣 二氧化碳 | D. |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