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可通過呼吸系統進入循環系統,對人體造成危害.如圖是人體呼吸系統與循環系統關系示意圖,a,b表示血管,c、d、e、f分別表示心臟的四個腔,請結合圖,回答下列問題:
(1)當肋間肌和膈肌處于狀態,胸腔擴大、氣體被吸入,PM2.5顆粒物隨空氣進入肺,一旦粘著在肺泡上,會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可能引發肺部疾病.
(2)肺泡內的PM2.5顆粒物可以透過和進入血液,經過血管b(填血管名稱),最先到達心臟的 , 進一步誘發心血管疾病.
(3)PM2.5易吸附一些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有機物以及細菌和病毒等病原體,當這些物質及病原體進入人體后,對人體的影響除了危害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外,還會改變人體的免疫功能等.人體的免疫功能主要有:①抵抗病源體的侵入;②清除體內衰老、死亡和損傷的細胞;③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PM2.5上的有害物質及病原體進入人體后,一般來說人體會產生相應的 .
(4)正常人體內肺泡的數量很大,而且具有有利于氣體交換的結構特點:肺泡外面包圍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 , 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由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等.
【答案】
(1)收縮
(2)肺泡壁,毛細血管壁,肺靜脈,左心房或e
(3)監視、識別和清除,抗體
(4)彈性纖維,一
【解析】(1)膈肌收縮,胸腔體積變大,氣體被吸入肺,PM2.5顆粒物隨空氣進入肺,一旦粘著在肺泡上,會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可能引發肺部疾病。(2)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只有一層上皮細胞組成,肺泡內的PM2.5顆粒物闖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隨后進入b肺靜脈,到達e左心室。(3)人體免疫的功能表現為三方面:①抵抗病源體的侵入;②清除體內衰老、死亡和損傷的細胞;③監視、識別和清除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病原體進入人體后,人體會產生相應的抗體。(4)肺泡的外面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只有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組成,有利于進行氣體交換。
【考點精析】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理解呼吸系統的組成的相關知識,掌握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以及對血液循環的途徑的理解,了解循環途徑:體循環是血液從左心室出發回到右心房,肺循環是血液從右心室出發回到左心房.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體必須從外界獲取一定量的碘。下圖是人體對物質的吸收、利用和排出過程示意圖,①~③分別代表某種生理過程,A、B表示某種物質。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每天攝入的碘,約80%來源于食物,15%來自飲水。這些碘通過圖中(填序號)過程,主要在(器官)被吸收進入血液。還有約5%的碘來自空氣,這些碘通過圖中的(填序號)過程,經過壁和毛細血管壁細胞進入血液。
(2)進入系統的碘,隨血液流動迅速分布于全身各處。一部分進入中,用于合成甲狀腺激素。
(3)激素對人體多種生命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如,甲狀腺激素能促進代謝、促進、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若圖中的細胞為神經系統的細胞,則物質(選填“A”或“B”)可以代表甲狀腺激素。
(4)人體每天排出一定量的碘,其中約80%通過泌尿系統清除。血液中的碘首先經過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作用進入原尿,最終隨尿液排出體外。
(5)如果人體攝入碘的量過少,會引發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導致多種疾病。為了研究碘濃度對甲狀腺激素分泌量的影響,研究者做了相關實驗,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
不同碘濃度下甲狀腺激素分泌情況
碘濃度 | 1 | 2 | 4 | 7 | 9 | 10 | 30 | 50 | 75 | 100 | 120 | 140 |
甲狀腺激素分泌量 | 9.58 | 16.22 | 24.50 | 26.80 | 37 | 32.5 | 26.5 | 26 | 24 | 23 | 15 | 9.75 |
①由圖可知,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量隨著碘濃度的升高逐漸 , 超過一定濃度,甲狀腺激素分泌量逐漸。
②上述研究結果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在每日膳食中,人們應攝入碘,以維持人體正常所需的甲狀腺激素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