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目前人們普遍接受的是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以下關鍵詞能正確概述自然選擇學說內容的一組是( )
①自然發生
②物種不變
③過度繁殖
④環境污染
⑤生存斗爭
⑥遺傳、變異
⑦適者生存
A. ①②③⑦ B. ④⑤⑥⑦
C. ①③④⑤ D. ③⑤⑥⑦
【答案】D
【解析】試題分析:達爾文發現,地球上的各種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即過度繁殖;繁殖過度引起生存斗爭;一切生物都具有產生變異的特性,在生物產生的各種變異中,有的可以遺傳,有的不能夠遺傳,有的對生物的生存有利,有的對生物的生存不利;在生存斗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在生存斗爭中獲勝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在生存斗爭中失敗而死亡,這就是說,凡是生存下來的生物都是適應環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對環境不適應的,這就是適者生存,達爾文把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自然選擇,因此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基本思想是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和“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兩個實驗中,染色所用的液體分別是( )
A.稀碘液、清水 B.稀碘液、稀碘液
C.生理鹽水、稀碘液 D.清水、生理鹽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例子中,哪一項不能體現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A.螞蟻群體成員之間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的生活
B.澳大利亞草原牛羊糞成災,引入蜣螂解決危機
C.為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在溫室大棚中放養蜜蜂
D.蒼耳果實表面的鉤刺鉤掛在路過動物的皮毛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種子萌發是否需要從外界吸收營養物質,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
在A、B兩個燒杯中裝入適量的土壤,各種上一粒小麥種子,然后定期在A燒杯中澆清水,在B燒杯中澆配置的完全培養液,觀察兩個燒杯中種子的萌發情況。
(1)本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
(2)你認為該同學設計的A、B兩組實驗能起到對照作用嗎?為什么?____________。
(3)如果你認為該實驗方案還可以改進,請提出你的改進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