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控制傳染源 | B. | 保護易感人群 | C. | 探究病毒結構 | D. | 切斷傳播途徑 |
分析 (1)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間傳播的疾病.病原體指能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傳染病若能流行起來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環節,所以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2)預防接種即接種疫苗,可以使人體內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提高對特定傳染病的抵抗力.
解答 解: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體制成的,只不過經過處理之后,其毒性減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后能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對該種病原體有免疫作用.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看,增強了易感人群的抵抗能力,從而避免傳染病的感染.所以,“從理論上講,研制疫苗并進行預防接種是根除該病的最好對策”,該對策的作用在于保護易感人群.
故選:B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關節脫臼是指①從④中滑出 | |
B. | 結構②表示骨骼肌 | |
C. | 結構⑤表示關節軟骨,與關節的靈活性有關 | |
D. | 肌腱可繞過關節連在不同的骨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引起傳染病的病原體只有細菌和病毒 | |
B. | 病人在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中屬于傳染源 | |
C. | 健康人加強鍛煉,是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之一 | |
D. | 病人痊愈后對該病毒有免疫力屬于特異性免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1}{2}$ | B. | $\frac{1}{4}$ | C. | $\frac{3}{4}$ | D. | $\frac{3}{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鯉魚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作用游泳,用鰓呼吸 | |
B. | 爬行類的生殖和發育不能擺脫對水環境的依賴 | |
C. | 家燕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 | |
D. | 蝙蝠體表被毛,胎生哺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是肝臟,屬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 | B. | ②是膽囊,分泌的膽汁能消化脂肪 | ||
C. | ③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胰島素 | D. | ④是大腸,能吸收部分水和無機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