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在研究實驗過程中注意變量的唯一性和設置對照實驗.
(2)維生素C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這是維生素C的特性,我們可以用此特性來檢驗食物中維生素C的含量高低,分析解答.
解答 解:(1)做出假設:做出的假設實際上是對提出問題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所以做出的假設是:不同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有差別?
(2)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后,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我們知道不同蔬菜、水果中所含維生素不同,因此組成假設是:不同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有差別.
(3)小明重復三次上述實驗,得出平均值,小明重復三次實驗的目的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少誤差.
(4)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這一種條件就是唯一實驗變量.一般地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該實驗的實驗變量是維生素C.
(5)高錳酸鉀溶液的顏色是紫色,維生素C可以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在高錳酸鉀溶液體積相等的情況下,滴加汁液滴數少的,說明該液體含維生素C較多,滴加汁液滴數多的,說明該液體含維生素C較少,據此判斷:桔子的汁液4滴,為最少的,因此桔子中維生素C的含量最多.
故答案為:
(1)不同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有差別嗎;
(2)不同水果中維生素C的含量有差別;
(3)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少誤差;
(4)桔子中維生素C的含量最多
點評 在做該實驗要注意:滴加汁液時要邊滴邊振蕩邊觀察;應該用同一個滴管,用不同的滴管很難保證每一滴汁液的量是一樣的.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反射弧、條件反射 | B. | 大腦、條件反射 | ||
C. | 反射弧、非條件反射 | D. | 脊髓、非條件反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胎盤 | B. | 腎臟 | C. | 肝臟 | D. | 輸卵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有種子的和無種子的 | B. | 有葉的和無葉的 | ||
C. | 有根的和無根的 | D. | 生活在陸地上的和生活在水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遇難者身上的服飾 | B. | 遇難者與家屬的DNA比對結果 | ||
C. | 遇難者的體貌特征 | D. | 遇難者隨身攜帶的物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