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哪些器官可以消化蛋白質( )
A.胃和小腸B.口腔和胃C.口腔和小腸D.小腸和大腸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張威同學在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時設計了如下實驗:取48粒飽滿且大小相同的綠豆種子,分成4等份,在4個500ml的潔凈的廣口瓶上分別粘上1、2、3、4的標簽,在瓶底各放2線餐巾紙,在餐巾紙上均勻地放12粒種子,其它操作及結果如下表:
編號及內容 | 1 | 2 | 3 | 4 |
處理方式 | 灑入少量清水, 使餐巾紙濕潤。 | 不灑水 | 倒入較多清水, 使種子淹沒。 | 灑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紙濕潤。 |
放置環境 | 25℃,有光 | 25℃,有光 | 25℃,有光 | 5℃,有光 |
實驗結果 | 種子萌發 | 種子不萌發 | 種子不萌發 | 種子不萌發 |
(1)此探究實驗所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該探究實驗總共設置有_____組對照實驗。
(2)1號和3號瓶的實驗結果說明_____是種子萌發所必需的外界條件。
(3)哪兩個編號瓶作為對比,實驗變量是水分。______。
(4)如果該同學要探究綠豆種子萌發是否需要光,還需要設置5號瓶,5號瓶應設置在25℃及______的環境中,其他的條件與______號瓶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物生殖和發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竹既可以進行無性生殖也可以進行有性生殖
B.昆蟲的發育過程有蛻皮現象,既有遺傳因素,又受環境影響
C.受精卵的胚盤將發育成雛雞,所有雞蛋在適宜的條件下都能孵出雛雞
D.蛙等兩棲動物產卵多是對受精率低和卵孵化率低的一種適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的哪一項不是動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 )
A.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B.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制造有機物
C.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D.在維持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資料,回答有關傳染病及免疫的問題。
非洲豬瘟是一種傳染性很高、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豬類疾病,其特征是發病過程短,但死亡率高達100%。健康豬與患病豬或污染物直接接觸是非洲豬瘟最主要的傳播途徑,豬被攜帶病毒的蜱等媒介昆蟲叮咬也存在感染非洲豬瘟的可能性。
2018年我國部分地區曾發生非洲豬瘟疾情,疫情發生后,相關地區立即按照要求,啟動應急機制:在疫點周圍3公里范圍內撲殺所有生豬并無害化處理;對豬場進行全面消毒,對排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控制動物運輸車輛的移運和檢疫,對出入的人員和車輛進行消毒。
(1)根據題干的描述,引起該傳染病的病原體是________。
(2)患病豬屬于傳染病流行環節中的________,必須撲殺并進行無害化處理;對豬場進行全面消毒,對排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________。
(3)為了預防傳染病,早在19世紀,“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就開始培育疫苗。從免疫學的角度來說,疫苗相當于________,接種到健康人體內后,會刺激淋巴細胞產生一種特殊蛋白質,叫做________,二者的結合可以促進________作用,或使病原體失去致病性。這種免疫方式屬于________(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
(4)通過有計劃地接種疫苗,可以達到預防、控制和消滅相應傳染病的目的。但是,到目前為止,并不是所有的傳染病都能通過這種方式進行預防,比如艾滋病。艾滋病的病原體是________,它主要侵犯并瓦解人體的________,使人體不能抵御病原體,因此病人常死于多種疾病的侵害。為提高人們對艾滋病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________定為世界艾滋病日,號召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這一天舉辦相關活動,宣傳和普及預防艾滋病知識,關愛艾滋病病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維持健康。下列描述不屬于正常免疫功能的是
A.將體內衰老、死亡的紅細胞及時清除
B.及時發現并清除體內產生的腫瘤細胞
C.通過體液中的溶菌酶殺死侵入的細菌
D.有的人吸入花粉或塵土后會出現哮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閱讀材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2018年5月8日,剛果衛生部確認出現新一輪埃博拉疫情,導致至少17人死亡,埃博拉病毒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發生出血熱的烈性病毒,感染者有惡心、嘔吐,腹瀉、膚色改變、全身酸痛、發燒,體內外出血等癥狀。在世衛組織協助下,剛果政府21日開始為部分醫護人員接種埃博拉實驗疫苗rVSV-ZEBOV,這是世衛組織首次使用疫苗抗擊埃博拉出血熱疫情。
材料二:抗生素能殺死多種致病的細菌,是人們治病的良藥,但由于人們使用抗生素過多,有些病不再“害怕”抗生素了,人們就稱那些對絕大多數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細菌為“超級細菌”。
(1)材料一中,引起埃博拉出血熱的病原體是______;“對感染者應及時進行隔離治療”,從傳染病預防的角度看,這一措施屬于______。
(2)醫護人員接種實驗疫苗rVSV-ZEBOV后,體內可產生相應的______,從而提高對該傳染病的抵抗力;從免疫的角度看,該免疫類型屬于_____免疫。
(3)某埃博拉出血熱患者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效果不明顯,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俗話說“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白蟻是一種常見的害蟲。為了研究溫度對白蟻存活的影 響,兩位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將白蟻分成五組,在不同溫度下飼養(其他條件相同),記錄了各 組白蟻全部死亡所需的天數,結果如表所示,分析回答:
組別 | 培養溫度 | 白蟻數/只 | 全部死亡所需時間 |
第一組 | 常溫(20℃) | 30 | 40 天內沒有出現死亡現象 |
第二組 | 10℃ | 30 | 30 天 |
第三組 | 0℃ | 30 | 10 天 |
第四組 | -3℃ | 30 | 6 天 |
第五組 | -5℃ | 30 | 2 天 |
(1)按照科學探究的五個步驟,設計這個實驗前,提出的問題是:_____?
(2)作出的假設是:_____。
(3)本探究實驗中的變量是:_____。該實驗的對照組是_____。
(4)根據實驗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在一定范圍內,溫度越_____越有利于白蟻的生存
(5)根據實驗結果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測有_____。(填序號)
①赤道地區的白蟻比兩極地區的多;
②在我國北方地區,夏天的白蟻比冬天的多;
③45℃條件下白蟻會大量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