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大的生產者,通過它的生命活動,直接或間接地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并維持大氣中____和____的平衡。現在對生物圈造成危害的溫室效應,主要是由于排放____過多造成的。
【答案】氧氣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解析】
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的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綠色植物能夠吸收太陽光能,并通過光合作用在葉綠體中合成淀粉等有機物,同時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都直接或間接地以綠色植物為食,獲得生存和發展必需的能量。所以說,綠色植物是生物圈的生產者。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還能夠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制造氧氣排到大氣中,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二氧化碳也被稱為溫室氣體,溫室效應加劇主要是由于現代化工業社會燃燒過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些燃料燃燒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造成的;為減少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我們還可以通過植樹造林,綠化草地,不踐踏草坪等等行動來保護綠色植物,使它們多吸收二氧化碳來幫助減緩溫室效應。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家蠶的發育經過_____、幼蟲、_____和_____四個時期,而且幼蟲和成蟲的_____和_____差異很大 ,這種發育過程稱為_____。蝗蟲的發育過程經過_____、_____和_____三個時期,這種發育過程稱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物興趣小組在校園綠化活動中,移栽樹木時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與作用相符的是( )
A.減去部分枝葉一一減弱呼吸作用B.為植物打針輸液—補充有機物
C.蓋遮陽網—減弱光合作用D.帶土移植一保護根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探究題
某小組開展探究“影響大豆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實驗,在A、B、C、D四個燒杯中分別放等量的紗布,再將20粒的大豆種子放在紗布上面,在不同的環境下進行實驗。7天后實驗結果記錄如下表,請回答相關問題。
裝置 | 種子所處的環境 | 實驗結果(種子萌發數) |
A | 干燥的紗布,20℃的櫥柜中 | 0 |
B | 潮濕的紗布,20℃的櫥柜中 | 20 |
C | 潮濕的紗布,冷藏室(4℃)的櫥柜中 | 0 |
D | 紗布和種子完全浸沒在水中,20℃的櫥柜中 | 1 |
(1)若該小組選用A和B兩套裝置作為對照,則:
①該小組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該小組作出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據實驗結果,該小組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想探究“空氣是否為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可選用B和D這兩套裝置;若選用B和C兩套裝置,可以探究___________是否為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3)除了滿足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外,種子萌發還需要滿足的自身條件是胚必須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維生素C的水溶液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某興趣小組選取甲、乙、丙、丁4種果蔬研磨成汁,并用統一規格的滴管,將它們分別滴入到2毫升相同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中,使之褪色的滴數如下表。請據表分析,維生素C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確的是( )
果蔬 | 甲 | 乙 | 丙 | 丁 |
滴數 | 12 | 5 | 8 | 17 |
A.乙一丙一甲一丁B.甲一丙一乙一丁
C.丁一甲一丙一乙D.丁一丙一乙一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魚能在水中呼吸,而人卻不能。這是因為魚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能排到水中,其途徑是( )
A.血液→鰓→口腔→水B.血液→鰓→鼻→水
C.血液→鰓→水D.血液→鼻腔→口腔→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1抗生素是一類能夠殺死細菌的物質,是當前治療人和動物細菌感染的常用藥物。使用抗生素時,致病菌和包括有益菌在內的多種細菌被一起殺死。
資料2有些細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能力。如果濫用抗生素,會對細菌的抗藥性不斷選擇,從而催生能抵抗多種抗生素的“超級細菌”。
資料3在自然界中,噬菌體是細菌的天然“敵人”,一種噬菌體只攻擊特定的細菌。科學家正在研發噬菌體藥物用于治療細菌感染。
(1)病毒性疾病能否用抗生素治療?_____。
(2)細菌之所以被稱之為原核生物是因為_____。
(3)噬菌體由_____和_____組成,可以識別特定細菌,使得它的攻擊具有特異性。
(4)綜合以上資料,提出一個減少“超級細菌”的辦法。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