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炎熱的夏天,從室外進入溫度較低的空調房間,人體將發生的生理變化是( )
A. 尿液減少,排出的尿液中尿素的質量分數變大 B. 在神經等調節下皮膚血管的口徑變小
C. 散熱量增加,產熱量減少 D. 小腦中的體溫調節中樞興奮性增強
【答案】B
【解析】
(1)皮膚內能調節體溫的主要結構是血管和汗腺。當氣溫高時,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流經體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體內的熱量;當氣溫低時,汗腺分泌的汗液減少,皮膚內血管舒張,流經體表的血液減少,就能減少體內熱量的散失,保持體內的熱量。
(2)寒冷環境→皮膚冷覺感受器→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增加產熱,減少散熱(毛細血管收縮、汗腺分泌減少)→體溫維持相對恒定。
在炎熱的夏天,從室外進入溫度較低的空調房間,汗液減少,尿液量增加,排出的尿液中尿素的質量分數變小,A錯誤;從室外進入溫度較低的空調房間,溫度降低,在神經等調節下皮膚血管的口徑會變小,減少散熱,B正確;溫度降低時,皮膚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進而減少散熱量,C錯誤;溫度降低時,位于大腦腹面的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興奮性增強,D錯誤。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資料,回答問題:昆明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國第六大淡水湖,滇池流域是保護淡水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
20世紀60年代以前滇池主要水生植物有16種,水生動物68種,后來由于鳳眼蓮生物入侵和富營養化的雙重作用,原來生活在湖泊中的大部分水生植物相繼消亡,同時導致滇池金線鲃、昆明裂腹魚等土著魚類、云南閉殼龜、滇池蠑螈、背角無齒蚌等特有物種的滅絕和瀕危。
(1)資料體現了滇池中的生物____多樣性遭到了破壞。主要原因和資料中提到的____密切相關。隨著生物物種的滅絕和瀕危,滇池淡水生態系統的 能力將大大降低,從而破壞生態平衡。
(2)影響滇池中水生動物的能量的最終來源是____
(3)保護滇池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雌、雄中華螳螂交配后,雌螳螂往往吃掉雄螳螂,以保證自身和腹中“小寶寶”有足夠的營養供給,這種行為屬于( )
A. 防御行為 B. 社群行為
C. 取食行為 D. 繁殖行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野兔靠吃野菜生活,狼以野兔為食,狼一旦碰到老虎,也就成了犧牲品。老虎死后,又成了細菌的樂園;不用多久,尸體就被分解得精光,變成了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返回到大自然中,又成了植物制造食物的原料。所以兔、虎、狼、細菌,歸根結底都是靠植物生活的。
(1)請寫出這段話描述的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_________。
(2)在此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中,植物是生產者,消費者是______,分解者是_______。
(3)如果大量捕殺狼和虎后,野兔的數量是先_____后______,因此,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數量和比例必須保持_____________才能保持生態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蚯蚓在土壤中取食枯葉、朽根和其他有機物時,使土壤疏松且有機肥料增多,有利于植物生長。下列對上述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蚯蚓能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B. 蚯蚓也是分解者
C. 蚯蚓與植物是相互適應、相互依存的
D. 蚯蚓在生態系統中作用不大,是可有可無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明明是個很愛觀察的孩子,一次,明明發現有一群螞蟻正在往洞里運食物。
A.觀察思考后,明明提出了一個問題:螞蟻愛吃什么食物呢? |
B.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研究和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明明提出了許多假設:螞蟻可能愛吃甜的食物;螞蟻可能愛吃軟的食物;螞蟻可能愛吃小昆蟲等。 |
C.明明針對“螞蟻愛吃甜的食物”這一假設,設計了一個實驗:在一個盒子的兩端分別放上少許鹽和少許糖,把一只 螞蟻放進盒子內,仔細觀察螞蟻的行為。 |
D.明明按照實驗設計完成了實驗。 |
E. 經過幾次重復實驗后,得出了結論──“螞蟻愛吃甜的食物”。
F. 然后他把探究過程和結果與同學進行了交流。
(1) 根據上述材料,總結探究的基本步驟:提出問題是 ;作出假設是 ;設計實驗是 ;完成實驗是 ;得出結論是 ;表達、交流是 。(請填字母)
(2) 明明設計的實驗不足之處是 。
(3) 明明在E步驟幾次重復實驗,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們傳遞友誼、和平、積極進取的精神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望。
福娃是五個可愛的親密小伙伴,他們的造型融入了魚、大熊貓、藏羚羊、燕子以及奧林匹克圣火的形象。
每個娃娃都有一個瑯瑯上口的名字:“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和“妮妮”,當把五個娃娃的名字連在一起,你會讀出北京對世界的盛情邀請“北京歡迎您”。
(1)“貝貝”的頭部紋飾使用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魚紋圖案。魚類的運動方式是________,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__,體溫____________。
(2)“晶晶”是一只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晶晶”來自廣袤的森林,象征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他的頭部紋飾源自宋瓷上的蓮花瓣造型。大熊貓是國家_________級保護動物,它的食物是_______,是___________動物,在生物圈中充當______________者。
(3)“迎迎”是一只機敏靈活、馳騁如飛的___________,它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護動物。
(4)“妮妮”來自天空,是一只展翅飛翔的燕子,其造型創意來自北京傳統的沙燕風箏。屬于________類,飛行器官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物小組為了探究甲狀腺激素對蝌蚪發育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
a.取兩個玻璃缸編號為A、B,在A、B兩缸內各加入500mL池塘水和等量的蝌蚪飼料;
b.在A、B兩缸內加入同時孵化的相同數量的蝌蚪(各加10只);
c.在A缸內加人適量的甲狀腺激素,B缸內不加;
d.保持A、B兩缸內水溫2225℃,并每天觀察和記錄蝌蚪生長發育的情況。
請根據實驗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該探究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中B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預測實驗結果:蝌蚪長出四肢A缸__________(填“早”或“遲”)于B缸。
(4)根據預測可得出結論:甲狀腺激素具有__________(填“促進”或“抑制”)蝌蚪發育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