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腎單位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血液從[ ] 濾過到[ ] 成為原尿.
(2)原尿經過[ ] 的 作用,形成尿液.
(3)與[3]內液體相比,[5]內液體不含 .
(4)與原尿相比,尿中不含 ,因為 .
(5)圖中流動脈血的結構序號是 .
【答案】(1)3 腎小球;5腎小囊腔;
(2)6腎小管;重吸收;
(3)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
(4)葡萄糖;腎小管重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
(5)1、2、3、4.
【解析】
試題分析:據分析可知:尿的形成包括腎小球的濾過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過程:
(1)血液從3腎小球濾過到5腎小囊腔內,形成原尿.
(2)原尿流經6腎小管時,經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尿液.
(3)3腎小球內的液體是血液,5腎小囊腔內的液體是原尿,由于腎小球不能濾過血細胞和大分子大分子蛋白質,因此原尿中沒有大分子蛋白質和血細胞.
(4)當原尿流經[6]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通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被重新吸收并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廢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無機鹽等由腎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與原尿相比,尿中不含葡萄糖,因為腎小管重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
(5)血液流經腎小球時沒有發生氣體交換只發生了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因此圖中流動脈血的結構[1]腎動脈、[2]入球小動脈、[3]腎小球、[4]出球小動脈.
故答案為:(1)3 腎小球;5腎小囊腔;
(2)6腎小管;重吸收;
(3)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
(4)葡萄糖;腎小管重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
(5)1、2、3、4.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常見的幾種植物,據圖回答:
(1)在以上植物中,屬于種子植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號,以下同);可以用孢子繁殖后代是________;可以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________.
(2)F與D的種子相比,F最主要的特點是________.
(3)種子中有胚乳的是________,具有兩片子葉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分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細胞分化的結果是細胞數目增多 B. 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成不同的組織
C. 細胞分化的結果直接形成各種器官 D. 細胞分化的結果是細胞的體積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研究電池、滿江紅對水質的影響,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
實驗一:在5個魚缸上分別貼標簽A、B、C、D、E,各放入3 500毫升未被污染的池塘水;在A、B、C、D 4個魚缸中分別放入一節不同型號的廢電池;再向魚缸中分別放入幾條健康的、大小、體重相近的金魚;定時喂養,觀察記錄。結果如表:
實驗二:在5個魚缸上分別貼標簽A、B、C、D、E,各放入3 500毫升未被污染的池塘水;向各缸中分別放入一節經過打洞處理的同型號廢電池;向B、C、D、E缸中放入不同數量的滿江紅,20天后,再向缸中分別放入幾條健康的、大小、體重相近的金魚;定時喂養,觀察記錄。結果如表:
注:其中溶解氧、鉛(重金屬)在水中的數據是放入滿江紅后20天測得的,表中“至今”指放入金魚后第20天。
根據以上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一中的“E”裝置起何作用? ___________。
(2)滿江紅是一種水生___________植物。
(3)通過實驗一、二分別得到何種結論?
(4)滿江紅是怎樣凈化污水的?
(5)結合生物小組的探究過程,請提出幾條有利于水質保護的建議。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一至圖四是某同學制作并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部分圖片。據圖判斷,錯誤的是( )
A. 圖一中制作臨時裝片正確的操作順序是c→a→d→b
B. 圖二中③將細胞內部與外界環境分隔開來,使細胞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內部環境
C. 若該同學在顯微鏡下看到如圖三所示的視野,則說明在制作臨時裝片時,圖一中步驟d操作不當
D. 若該同學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圖四甲,要從圖四甲變成圖四乙,需先將臨時裝片向右上方移動,再轉動轉換器,選擇高倍物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