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
(2)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分、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該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細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真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因此細菌與真菌的根本區別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細胞核,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區域.
(4)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
解答 解:(1)樹木花草是生產者,蚯蚓是腐生動物屬于分解者,蝗蟲、蟋蟀、蟬、鳥都是消費者,水分、養料、陽光是非生物部分,因此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上述資料中沒有介紹的成分是細菌、真菌,它所包含的生物在細胞結構上的區別是真菌具有成形細胞核,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區域.
(2)小樹林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較,穩定性較差的是小樹林,原因是小樹林中生物種類較少,食物鏈簡單,自動調節能力較差.
故答案為:
(1)細菌、真菌;真菌具有成形細胞核,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區域;
(2)小樹林;小樹林中生物種類較少,食物鏈簡單,自動調節能力較差.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實際問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時應滴加清水 | |
B. | 若光線強時,要用較小光圈 | |
C. | 煙草花葉病毒要用光學顯微鏡才能看見 | |
D. | 對光時將高倍物鏡正對通光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效應器→傳入神經→視覺中樞→傳出神經→感受器 | |
B. | 感受器→傳入神經→視覺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 |
C. | 傳入神經→感受器→傳出神經→效應器 | |
D. | 傳入神經→效應器→視覺中樞→傳出神經→感受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誘發消化系統疾病 | B. | 誘發呼吸系統疾病 | ||
C. | 誘發神經系統疾病 | D. | 誘發循環系統疾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