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動物根據體內脊柱的有無可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體內有脊柱的動物叫做脊椎動物;體內沒有脊柱的動物叫做無脊椎動物.
(2)植物按有無種子可以分為種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種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類群.種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種子裸露著,其外沒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實;
(3)生態系統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生產者主要指綠色植物,消費者主要指各種動物,分解者是指細菌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解答 解:(1)苔蘚植物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沒有真正的根,因此無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雖然有了莖和葉,但莖、葉內無輸導組織,不能為植株輸送大量的營養物質供其利用,所以苔蘚植物比較矮小.蕨類植物也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有了根、莖、葉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無機鹽,并且體內有輸導組織,能為植株輸送大量的營養物質供植物生長利用,因此蕨類植物一般長的比較高大.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發達的根、莖、葉,種子裸露,沒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沒有花、果實這兩個器官.
(2)根據體內有無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脊椎動物的體內由脊椎骨構成的脊柱如哺乳動物、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無脊椎動物的體內沒有脊柱如蚯蚓、昆蟲等.軟體動物的身體柔軟,身體外面包著外套膜,一般具有貝殼.常見的軟體動物有生活在淡水中的河蚌,生活在陸地環境中的蝸牛,生活在海洋環境中的烏賊、鮑魚、扇貝、牡蠣等.
(3)珊瑚蟲屬于腔腸動物,腔腸動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體呈輻射對稱,體壁由內胚層、外胚層和中膠層構成,體內有消化腔,有口無肛門.
(4)蟲在個體發育中,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4個時期且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這樣的發育過程叫完全變態.螞蟻體表具有外骨骼,有保護和支持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螞蟻的群體內部有負責生殖的蟻后和雄蟻,有負責覓食、筑巢、照料卵和幼蟲等工作的工蟻,還有專司保衛的兵蟻,這體現了各個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的特征.
(5)與寄生生活相適應,華枝睪血蟲、蛔蟲、血吸蟲沒有專門的消化器官,運動器官和感覺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別發達;蛔蟲的生殖器官也非常發達,每條雌蟲每日排卵約24萬個;這些寄生蟲之所以具有如此發達的生殖器官,產下如此數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機會.
(6)分解者是指細菌和真菌等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們能將動植物殘體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歸還無機環境,促進了物質的循環.
故答案為:(1)蕨類植物體內有輸導組織 種子裸露,沒有果皮包被;
(2)體內有無脊柱 軟體;
(3)由內胚層、外胚層和中膠層構成 體內有消化腔,有口無肛門;
(4)支持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 各個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
(5)生殖;
(6)能將動植物殘體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歸還無機環境,促進了物質的循環.
點評 明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就能做出正確的解答.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環境的改變 | B. | 營養條件的改變 | C. | 人工選擇、培育 | D. | 遺傳物質的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燕子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包括求偶、筑巢、產卵和育雛四個階段 | |
B. | “誰家新燕啄春泥”描述的是燕子筑巢行為 | |
C. | 燕子受精卵的胚盤將來發育成雛鳥 | |
D. |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描述的是燕子的育雛行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污水處理廠利用細菌來凈化生活污水或工廠廢水 | |
B. | 制作酸奶時,將牛奶加熱煮沸是為了殺死其中的雜菌 | |
C. | 制作泡菜的壇子要加蓋,并加水密封的唯一原因是為了抑制雜菌生長、繁殖 | |
D. | 采用冷藏法保存食物的原理是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與繁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酸雨不僅可以影響植物的生長,還腐蝕建筑物 | |
B. | 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脅人們的健康 | |
C. | 酸雨主要發生在工廠林立的城市及近鄰 | |
D. | 酸雨是工廠排放的煙霧造成的,與機動車排放的尾氣無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非處方藥,在使用之前不用仔細閱讀使用說明 | |
B. | 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時,應首先清除口、鼻內污物 | |
C. | 被毒蛇咬傷后,在傷口的遠心端5~10厘米處,用繩子或止血帶結扎 | |
D. | 給糖尿病人口服胰島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