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稱為相對性狀.如人的單眼皮和雙眼皮.
(2)生物的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當控制某種性狀的一對基因都是顯性或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生物體表現出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當控制某種性狀的基因都是隱性時,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出來.
(3)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新出現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親代的基因組成是雜合體.
(4)可遺傳的變異是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可以遺傳給后代;僅由環境因素引起的,沒有遺傳物質的發生改變的變異,是不可遺傳的變異,不能遺傳給后代.
解答 解:(1)①生物的性狀由一對基因控制,基因有顯性與隱性之分.生物體內的一對基因都是顯性基因(或隱性基因)時,它們就表現為顯性(或隱性)性狀;生物體內的一對基因一個是顯性基因,一個是隱性基因時,生物則表現為顯性性狀.子代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新出現的性狀是隱性的,親代的性狀是顯性的且是雜合的.將兩株抗倒伏小麥做親代進行雜交,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子代既有抗倒伏的,又有不抗倒伏的.因此,抗倒伏性狀為顯性性狀.遺傳圖解如圖:
②顯性基因用A表示,隱性基因用a表示,寫出親代的基因組成Aa、Aa.
③子代的倒伏植株的基因組成是aa,其產生的基因只有1種a,因此讓子代的倒伏植株進行雜交,后代的基因組成是aa,性狀是倒伏.故讓子代的倒伏植株進行雜交,后代出現抗倒伏植株的幾率0.
(2)變異是指子代與親代之間的差異,子代個體之間的差異的現象.按照變異的原因可以分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可遺傳的變異是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可以遺傳給后代;由環境改變引起的變異,是不遺傳的變異,不能遺傳給后代.甲組種在肥沃濕潤的土壤中,乙組種在貧瘠濕潤的土壤中,植株生長后發現,乙組的產量明顯低于甲組的產量,這種性狀的差異是由環境因素引起的,遺傳物質沒有發生變化,屬于不遺傳的變異.
(3)科學家利用轉基因技術,培育出抗蟲的小麥品種,抗蟲這種性狀能夠遺傳.這種性狀的差異是由抗蟲小麥的遺傳物質發生變化引起的,可以遺傳給后代.
故答案為:
(1)①抗倒伏;
②Aa、Aa;
③0
(2)①環境因素;不遺傳
(3)能;抗蟲小麥的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基因的顯性與隱性以及會借助圖解來分析解答此類問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生物名稱 | 黑猩猩 | 獼猴 | 狗 | 雞 | 響尾蛇 | 金槍魚 |
氨基酸差別(單位:個) | 0 | 1 | 11 | 13 | 14 | 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