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依據圖①~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①、②分別是植物、動物細胞結構示意圖
B.②可能是人體成熟的紅細胞
C.圖③是單細胞生物,它有細胞壁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D.圖④所示生物沒有細胞結構,但有自己的遺傳物質
【答案】B
【解析】解:A.圖中①~④分別是①、②分別是植物、動物細胞結構示意圖,③表示細菌,④表示細菌性病毒(噬菌體)故該選項說法正確.
B.人體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圖②有細胞核,不能是人體成熟的紅細胞.故該選項說法錯誤.
C.圖③是單細胞生物,它有細胞壁卻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故該選項說法正確.
D.圖④所示生物沒有細胞結構,但有自己的遺傳物質,故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考點精析】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理解病毒的相關知識,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病毒結構: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以及對植物細胞的理解,了解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葉綠體;液泡.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比較人體呼出的氣體和吸入的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學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
(1)首先由導管A 吸氣約15s,觀察到澄清的石灰水不變,說明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
(2)然后由導管B 吹氣約15s,觀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 說明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
(3)綜合上述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人體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 , 二氧化碳產生的部位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和乙分別是血液循環和腎單位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
(1)圖甲中④結構的名稱是:;圖乙中腎單位的結構包括(填標號).
(2)圖甲中流動脈血的靜脈血管是(填字母),圖中E、F處的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的作用完成的.
(3)在圖乙的①②③④⑤⑦中,尿素含量最少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幾年的秋冬季節,北方城市的“灰霾”天氣(如圖)頻頻來襲.我們把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稱為PM2.5,是形成“灰霾”的主要原因.由于PM2.5顆粒物微小,人體吸氣時,它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擋,可直接進入器官和肺泡,引發哮喘等疾病;同時進入肺內的有毒微粒可迅速被吸收,不經過肝臟解毒直接通過血液循環而分布到全身進一步產生危害.PM2.5的主要來源除了燃煤發電、工業生產外,汽車尾氣排放是主要途徑.
為了探究空氣中PM2.5的濃度與車流量的關系,我市某中學的同學在市區的某一地段對空氣進行分時采樣,采樣時段與統計結果如下表:
車流 | 清晨 | 上班時段 | 中午 | 下班時段 |
(車流量最小) | (車流量大) | (車流量小) | (車流量最大) | |
第1組 | 19 | 89 | 43 | 87 |
第2組 | 22 | 83 | 38 | 95 |
第3組 | 20 | 86 | 41 | 88 |
(1)在該探究實驗中,同學們將設置為實驗的變量.
(2)根據上表統計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空氣中PM2.5的濃度 .
(3)請你將上表中的數據進行相應的處理,并用柱狀圖形式在下面的圖中表示出來.
(4)根據資料可知:人體最先受PM2.5影響的系統是 .
(5)為了改善空氣質量,降低PM2.5的含量,除減少汽車的使用外,請你再提兩條合理建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某物質對草履蟲的刺激是有利還是有害,李明同學在2片載玻片上都滴有兩滴相同的草履蟲培養液(如圖所示)用放大鏡觀察培養液中的草履蟲,再用滴管在1,2號載玻片的兩個液滴之間輕輕地劃一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含好氧的草履蟲較多的液滴應從培養液的(填“表”或填“底”)層吸取.
(2)用滴管在1,2號載玻片的兩個液滴之間輕輕地劃一下,目的是________ .
A.刺激草履蟲
B.給草履蟲供氧
C.連通兩個液滴
D.殺死草履蟲
(3)用鑷子夾取一點該物質,放在2號載玻片右側液滴的邊緣,迅速觀察兩液滴中的草履蟲的變化(1號載破片起對照作用),可能觀察到的現象及相應結論是:
①若左側液滴中草履蟲都向右側液滴運動,則該物質對草履蟲是(填“有利”或填“有害”)刺激.
②若右側液滴中草履蟲都向左側液滴運動,則該物質對草履蟲是(填“有利”或填“有害”)刺激.
(4)草履蟲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是反射活動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