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枯葉蝶似枯葉,不易被天敵發現。這種適應性的形成是( )
A.環境變化的結果B.生存競爭的結果
C.自然選擇的結果D.人工選擇的結果
【答案】C
【解析】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其主要內容有四點:過度繁殖,生存斗爭(也叫生存競爭),遺傳和變異,適者生存。按照達爾文的觀點,動物保護色、擬態的形成、動物的適應性和動物的多樣性都是環境對動物選擇的結果。
達爾文認為,生物的繁殖過度引起生存斗爭,生存斗爭包括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的斗爭,生物種內的斗爭,如為食物、配偶和棲息地等的斗爭,以及生物種間的斗爭;在生存斗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在生存斗爭中獲勝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在生存斗爭中失敗而死亡;枯葉蝶形似枯葉,不易被天敵發現。用達爾文的進化觀點分析,這是環境對動物進行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故選C。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探究動物的先天性行為。
背景:家蠶總是取食桑葉,而不取食樟樹、榕樹的葉,這是由于桑葉中有家蠶喜歡的某種物質。
提出問題:家蠶總是取食桑葉,這一行為是先天性行為嗎?
作出假設:家蠶只取食桑葉是先天性行為。
制定計劃:
(1)請你在下面2種獲取家蠶的方式中選擇一種(____)。
A.去養家蠶的人那里取已經長大的家蠶
B.去養家蠶的人那里取家蠶的卵,等待剛孵出的家蠶
(2)每一組家蠶的數量是(____)
A.用1只家蠶
B.用10只家蠶
(3)你認為這個實驗的變量是___;所以你打算選哪兩種植物的葉子?______。
(4)如果你做出來的實驗結果與你的假設相吻合,那么你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探究:下表為“探究大豆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實驗設計。請據表回答:
培養皿編號 | 種子的數量(個〕 | 種子所處的環境(其他外界條件均適宜并相同) |
A | 2 | 培養皿底部墊有浸濕的濾紙或紗布,20℃ |
B | 2 | 培養皿底部墊有干燥的濾紙或紗布,20℃ |
C | 2 | 培養皿底部墊有浸濕的濾紙或紗布,0℃ |
D | 2 | 冷開水淹沒種子,水面上滴一層油,20℃ |
(1)指出本實驗設計中的一處不足: _________________
(2)用培養皿A與B進行對照,可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培養皿A與C進行對照,可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改進不足之處后,嚴格按上表的實驗條件進行實驗的情況下,用于實驗的種子最終都沒有萌發,應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尋找原因。
(4)若探究光照對該種子的萌發有無影響,請完成下列實驗方案設計第一步:在兩個相同培養皿底部墊上等量的紗布,并加入適量的水浸濕紗布,在兩個培養皿內的紗布上分別放入生理狀況相同、_________________的大豆種子。第二步:將其中的一組培養皿_________________,另一組置于黑暗的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生態系統中的物質流動是單向的
B.生態系統是由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組成的
C.生態系統內的能量是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來傳遞的
D.研究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主要目的,就是使能量盡可能多地保留在生產者體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西南五省市云南、貴州、廣西、四川及重慶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導致數百萬人受災,幾千畝農田受旱。請回答:
(1)從生命起源來看,原始生命誕生在______中,水是生命之源。
(2)下表為某植物不同器官含水量統計數據。
部位 | 莖尖 | 樹干 | 干燥的種子 | 肉果類果實 |
含水量/% | 60~90 | 40~50 | 10~14 | 60~90 |
分析表中數據:你可以得出哪些結論?______。
(3)缺水時,植物葉片會萎蔫。試從細胞水平加以解釋。______。
(4)缺水引起農作物減產,你認為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5)有諺語說:“山上多植樹,勝似修水庫,有雨它能吞,無雨它能吐”。試說明其中的生物學道理。______。
(6)城市水管系統漏水、農田大水漫灌、工業生產用水重復利用率不高等水資源浪費現象俯拾皆是。如果你是一名環保專家,你將對我們的工業、農業、生活用水提供什么建議?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十二生肖是華夏民族圖騰崇拜和早期文學的結晶,讓每個人都具有與生俱來的屬相,代表著全中國所有人的精神風貌,丑牛、已蛇、酉雞的共同特征是( )
A. 體溫恒定 B. 身體外覆蓋鱗片 C. 用肺呼吸 D. 胎生哺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